文章类

测量血压是测左臂还是右臂?解开手臂选择的科学密码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平时在家测血压,该用哪只胳膊?为什么医生有时测左边,有时又测右边?这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藏着人体血管的秘密和重要的健康信号。

一、左右臂血压:天生存在“高低差”

实际上,我们左右两臂的血压很少完全相同,存在一定差异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1. 解剖结构差异: 为右臂供血的血管(右侧锁骨下动脉)直接从主动脉弓这个大主干分出,路径相对较直较短。而为左臂供血的血管(左侧锁骨下动脉)则从主动脉弓分出的另一条大血管(头臂干)再分出,路径略长略弯曲。

2. “血管高速公路”原理: 想象血液是车流,从心脏(市中心)出发。去右臂(A点)有更近更直的高速路出口,去左臂(B点)需要绕行另一个稍远的出口,路程稍长。理论上,距离源头更近、路径更直的右臂,血压可能略高一点点。

3. 正常差值范围: 研究显示,多数健康人左右臂收缩压(高压)相差通常在 5-10 mmHg 以内,一般不超过15 mmHg。

二、医生首诊为何“左右开弓”?寻找关键基准线

当您第一次在诊室测量血压,医生常会同时测量左右两臂,这绝非多此一举。

1.识别“基准臂”: 目的是找出您两臂中血压数值更高的那一侧。因为医学指南建议,后续的血压监测和诊断,都应基于这只“高压臂”的读数,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捕捉疾病信号: 左右臂血压差值过大(收缩压差值持续 ≥ 15 mmHg),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提示存在潜在血管问题,例如:

外周动脉疾病: 手臂或腿部动脉狭窄或堵塞。

主动脉疾病: 如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缩窄等。

锁骨下动脉狭窄: 特别是供应手臂血液的血管狭窄。

其他血管异常或堵塞因素。

3.国际指南的明确要求: 包括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高血压学会(ESH)等权威机构都明确指出:在首次心血管评估或高血压诊断时,必须测量双上肢血压。

三、日常自测:如何选择手臂?记住“三固定”

明确了“基准臂”后,日常居家监测就简单多了:

1. 首选“高压臂”: 以后每次测量,都固定使用首次测量时血压值更高的那只手臂。

2. 位置固定: 始终选择同一只手臂的相同位置(通常是上臂)。

3. 姿势固定: 测量时保持坐姿,背部挺直有支撑,手臂平放于桌面,袖带中心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

4. 设备固定: 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并确保袖带尺寸合适(气囊袋宽度需覆盖上臂围的80%)。

重要提示: 即使固定了测量臂,如果新发现左右臂收缩压差值 ≥ 15 mmHg(尤其是之前差值小,现在突然变大),或者出现手臂疼痛、麻木、无力、发凉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血管疾病。

四、关于左右臂的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左臂离心脏更近,应该测左臂更准?”

答:解剖上心脏略偏左,但右臂供血路径更直接,血压可能略高。医学上以实测的“高压臂”为准,而非简单以左右位置判断。

误区:“我习惯用右手,所以右臂血压高?”

答:优势手(如惯用右手)活动量大,长期可能对局部血流有细微影响,但不是造成左右臂血压差异的主要原因。核心差异在于血管解剖结构。

误区:“测哪边都差不多,无所谓?”

答:对于诊断高血压和评估风险,选择“高压臂”至关重要。忽略显著差值可能漏诊潜在血管疾病。

所以,测量血压选左臂还是右臂?关键在于首次就诊时测量双上肢,找到您个人的“高压基准臂”。日常监测则固定使用这只手臂,并确保测量姿势规范、设备可靠。特别留意双臂间显著的血压差值(≥15 mmHg),这可能是血管健康的预警信号,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断。(文/寇振媛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功能检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