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类

重阳话养生:传统习俗里的中医智慧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敬老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赏菊、佩茱萸、饮菊酒,不仅是为了祈福避灾,也蕴藏着顺应时节、调养身心的中医养生智慧。如今,我们依然可以借助这些传统习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简单实用的健康方法。

一、登高:舒展身心,防病于未然

古人认为重阳登高可以“避灾”,从中医角度看,其实是通过运动使气血通畅、调节情绪,以适应秋季的气候变化。

促进气血流通:登山或爬楼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特别适合秋冬季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调节情绪:登高远眺有助于放松心情,缓解秋季容易出现的忧郁、疲劳感。

增强适应力:在温度变化中适度运动,能提高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践建议:

建议选择缓坡或公园步道,避免过度劳累。

登高时可配合深呼吸,帮助身体更好地“吐故纳新”。

二、佩茱萸:防病驱寒的“天然香囊”

茱萸在古代被称作“辟邪翁”,其实是因为其辛香之气有驱寒、杀菌的作用。

散寒通络:茱萸性温,能帮助身体抵抗寒湿,适合体质偏寒或容易手脚冰凉的人。

防病驱虫:其挥发性气味对空气中的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现代用法:

可制作成小香囊随身携带,或放置于车内、办公室。

与菊花、枸杞一同泡茶,制成温和的秋季保健茶饮。

三、饮菊花酒/茶:润燥解郁,安神养颜

菊花在重阳习俗中不可或缺,中医认为其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

缓解秋燥:秋季干燥,容易出现咽喉干、皮肤痒,菊花能有效润燥。

舒缓情绪:菊花有轻微的安神效果,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

抗氧化防衰老:富含黄酮类物质,有助清除自由基。

饮用建议:

可泡制菊花枸杞茶,不加糖,代茶饮用。

如饮酒,建议少量,或选择无酒精版本,更安全温和。

四、食重阳糕:温和补益

传统重阳糕以糯米、红枣等制成,有补益之效,但现代人食用时需注意节制。

糯米能补脾胃,红枣可养血安神,适合气血偏弱的人群。

但糕点多糖、油腻,建议分食、不空腹吃,搭配山楂茶助消化。

五、简单中医小功法,在家也能做

不想外出?你也可以通过传统导引术在家调养身心。

1. 六字诀——“呬”字润肺 • 缓缓呼气,发出“呬”字音,有助于宣发肺气,缓解秋季干咳、咽喉不适。

2. 八段锦——强身又静心 • 推荐练习“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帮助舒展身体、增强呼吸功能。

3. 穴位按摩——随手可做的小保健

太渊穴(手腕桡侧凹陷):按揉3分钟,缓解咳嗽、胸闷。

足三里(膝下四横指):常按或艾灸,增强免疫力。

涌泉穴(足底前部):睡前搓热,帮助入睡。

秋季综合养生建议

1. 饮食以“润”为主:多吃梨、百合、银耳、蜂蜜等,少吃辛辣烧烤。

2. 早睡早起,小憩补神:尽量晚上10点前入睡,中午可小睡15–30分钟。

3. 情志宜“静”宜“宽”:多参与轻松活动,如赏菊、散步,避免情绪波动。

4. 保暖防寒三部位:颈部、腹部和脚部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旧疾复发。

重阳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份来自古老中医的生活智慧。在这个寓意健康与长寿的日子里,不妨选择一两种适合你的养生方式,带着家人一起实践,让这个秋天,身心皆安。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为科普参考,具体调理请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如有疾病或不适,建议咨询专业医师。

暖心福利

我院传统诊疗中心推拿门诊在重阳节(2025年10月29日)为当日初诊患者提供免费中药塌渍1次,该疗法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可以缓解急慢性筋骨关节疾病带来的僵硬、疼痛。

为复诊患者,提供免费泡脚包一袋,该泡脚药包具有活血通经功效。

泡脚注意事项:

1.温热水泡15分钟左右,可微微汗出,避免大汗以防阳气外越。

2.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患者、孕妇、对所含药物过敏者、局部皮肤溃破者、以及有其他禁忌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文/王歌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推拿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