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类

秋风起咳嗽反复?中医“风邪”竟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键诱因

每到换季尤其是秋冬时节,不少人会出现反复干咳的情况:没感冒、没发烧,一遇冷风、油烟或粉尘就咳个不停,夜间或清晨更严重,去检查却没发现明显感染,这很可能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作祟”。从中医角度看,这类难缠的咳嗽,大多与“六淫”之首的“风邪”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六淫”是导致疾病的六种外感邪气,而“风邪”因善动不居、变化多端,成为引发外感疾病的首要因素。它有两大特性,恰好契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一是“风邪善行数变”,风邪侵袭人体时,不会固定在某一部位,且发病迅速、症状多变——就像有些人出门吹了阵风,立刻就开始干咳,症状来得快去得也快,但若反复接触,又会持续加重;二是“风邪易袭阳位”,肺位于胸腔,属“阳位”,且肺主呼吸、开窍于鼻,风邪很容易通过口鼻或皮肤侵入肺部,干扰肺的正常功能。

当风邪侵袭肺部时,会破坏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肺主宣发,能将津液和清气布散到全身;肺主肃降,能将体内的浊气和津液向下疏导。风邪入肺后,会像“捣乱的气流”一样,让肺的宣发肃降失常:清气无法正常布散,浊气难以顺利排出,津液也会停滞在肺部,进而引发气道痉挛、黏膜敏感,最终表现为反复干咳——这正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核心症状。

更值得注意的是,风邪还常与其他邪气“结伴”侵袭人体,让咳嗽变异性哮喘更难应对。比如秋冬季节,风邪易与寒邪结合形成“风寒”,患者除了干咳,还会伴有怕风、怕冷、流清涕等症状;而春季或室内干燥时,风邪可能与燥邪结合成“风燥”,导致干咳无痰、咽喉干痒;夏季潮湿时,风邪又会夹杂湿邪,使咳嗽伴有少量白痰、胸闷等表现。这些“风邪+其他邪气”的组合,会让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更复杂,也更易反复发作。

针对风邪引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的调理思路并非单纯“止咳”,而是“祛风宣肺、止咳平喘”。比如在症状发作时,医生可能会用麻黄、紫苏叶等药材祛风散寒、宣畅肺气,缓解气道痉挛;若伴有燥邪,会加入沙参、麦冬、玉竹等滋阴润燥的成分;若湿邪明显,则会搭配茯苓、陈皮健脾祛湿。同时,日常防护也很关键:春秋风大时外出戴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冷风和粉尘;少去空气污浊、人流密集的场所,减少风邪夹带邪气侵袭的机会;还可通过适度运动,增强肺的抗邪能力。

总之,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视角下的“风邪”是重要诱因。抓住“祛风护肺”的核心,既能缓解当下症状,也能减少反复,让呼吸更顺畅。(文/王东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肺病科)


(编辑/王伟琰 审核/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