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类

当抗癌遇上流感季:这针疫苗,是铠甲还是软肋?

秋冬流感高发,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场“重感冒”,但对于肿瘤患者,却可能引发肺部感染、延误治疗,甚至加重病情。“要不要打流感疫苗?”成了许多患者和家属反复询问的问题。答案是:肿瘤患者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但并非“人人都能打、随时都能打”,必须结合治疗阶段和免疫状态,由医生精准评估后决定。

一、主动防流感,肿瘤患者更需要这道“防线”

肿瘤本身会削弱免疫功能,而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还会进一步抑制免疫系统——这让肿瘤患者成为流感的“高危人群”。数据显示,肿瘤患者感染流感后,发展为重症(如肺炎、呼吸衰竭)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且可能导致化疗、放疗被迫中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主动预防流感,对肿瘤患者来说是“治疗之外的关键一环”。

二、关键判断:三种情况,决定能不能打、何时打

肿瘤患者能否接种流感疫苗,核心取决于“治疗阶段”和“免疫状态”。常见情况分为以下三类:

不建议接种:正在接受化疗或放疗期间

化疗、放疗会显著降低体内淋巴细胞数量。此时接种疫苗,一方面身体难以产生足够保护性抗体,疫苗效果不佳;另一方面,若误接种减毒活疫苗(流感疫苗多为灭活疫苗,但仍需严格排除),虚弱的免疫系统可能无法抵御疫苗中的弱病毒,反而引发感染。

可谨慎接种:治疗间歇期或康复期

如果处于化疗周期之间的休息阶段,或已完成治疗进入康复期,应先通过血常规、免疫功能检查(如淋巴细胞计数)评估免疫状态。若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可在医生指导下接种,优先选择灭活流感疫苗(不含活病毒,安全性更高),并避免使用减毒活疫苗。

强烈建议接种:老年、晚期或免疫低下的稳定期患者

年龄超过65岁、肿瘤处于晚期、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即使免疫功能偏弱,只要病情稳定,通常也建议接种。此时接种的核心目的是“降低重症风险”,哪怕抗体产生不足,也能减少感染后发展为肺炎的概率。

三、必守原则:接种前必须咨询专业医生

无论处于哪种情况,肿瘤患者在接种流感疫苗前,一定要先咨询肿瘤科专业医护人员。医生会结合你的具体情况——肿瘤类型、治疗方案、近期血常规指标等——判断是否适合接种,并确定“最佳接种时机”(如避开化疗前1周、化疗后2周的免疫低谷期)。切忌自行前往社区接种,避免因信息不全带来风险。

四、疫苗之外,这两件事同样重要

接种疫苗并非一劳永逸,日常防护同样关键:

尽量避免前往超市、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必要时佩戴N95口罩;

家属或密切接触者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立即与患者隔离,接触时务必戴口罩、勤洗手。

秋冬流感季,对肿瘤患者而言,“预防”远比“治疗”更为重要。与其纠结“能不能打”,不如主动带上检查报告咨询医生——让专业评估为你筑起“健康防线”,助你安心度过流感季。(文/许彦超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肿瘤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