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类

别让夏日“续命”的空调害了你


三伏天+闰六月,地表煎蛋,空调秒变“再生父母”。但很多人吹着吹着就吹出了“空调综合征”——咽干像沙漠、脖子僵成钢筋、关节寒痛、鼻塞流涕……它不是官方疾病,却比真病更磨人。那么什么是“空调病”呢?

“空调病”其实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是指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群,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造成身体功能衰退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食欲缺乏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尤其多见于老人、儿童及妇女。

一、为什么会有“空调病”?

1.温度调节不当。温度过低,久寒伤阳,毛孔收缩,排汗不畅,寒邪、湿邪内伏从而出现头痛,关节寒痛、易感冒等症状。同时低温会产生沮丧、易怒等不良情绪。

2.空调在运行过程中会形成冷凝水,降低空气湿度,从而会导致口、咽、鼻部的干燥。

3.环境密闭,缺乏流通性,长期不开窗容易滋生致病性微生物,引起上呼吸道等感染。

4.久坐不动加之寒邪,容易出现腰背及颈部不适,同时胃肠道也会有不适症状。

二、如何把“冷面杀手”调教成“贴心小棉袄”?

1.合理控温。空调调至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7℃。晚上睡觉可以调高1-2℃,空调设置为睡眠模式+定时关机,安睡一整夜。日常久坐办公室人员可自备轻薄开衫或者丝巾,避免着凉。

2.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可以准备一台加湿器或者放置一些绿植,增加空气中的湿度。长期在室内工作者多喝水,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3.勤通风。每2~3h开窗通风10~15min,给空气“续氧”,给病菌“赶场”。

4.办公室久坐工作者可以做“米”字操或者自备拉力带进行拉伸。下班后练习八段锦或者做自己喜欢的运动。晚上睡觉前泡脚:艾叶煮水泡脚,至头顶微微出汗,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湿邪、寒邪连夜跑路。

空调本无罪,看你怎么用。调对温度、补对湿度、做对运动、自我防护。愿你今夏凉爽不感冒,惬意不酸痛。(文/温晓琼 男科与生殖诊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