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炙热如火,空调房成了避风港,泳池里挤满了消暑的人群……然而,这份惬意之下,却潜藏着不少容易被忽视的呼吸健康隐患。冷热交替的刺激、空调里的“暗箭”、泳池中的“化学迷雾”、空气中升腾的过敏原与污染物,都在悄然挑战着我们娇嫩的呼吸道。作为呼吸科医生,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些夏季特有的呼吸健康威胁,并送上实用的防护锦囊。
1\冷热“变脸”与空调“暗箭”
炎炎夏日,频繁穿梭于温差常超10°C的室内外,或是置身于未清洁的空调环境中,可能给健康埋下隐患。冷空气是强烈的支气管刺激物,易诱发气道高反应性,导致咳嗽、胸闷甚至喘息,对哮喘或慢阻肺患者尤其危险。更需警惕的是空调系统中潜藏的致命威胁——军团菌,它滋生在未清洁的冷却水里,吸入其污染的水雾可引发起病急、高热、咳嗽的军团菌肺炎,严重时甚至致命(死亡率可达10-15%)。此外,空调滤网上积满的灰尘、花粉、尘螨和霉菌孢子会随冷风喷涌而出,极易引发过敏性鼻炎(鼻痒、喷嚏、流涕、鼻塞)、过敏性结膜炎(眼痒、红肿)或诱发加重哮喘。
若您常出现反复感冒、鼻塞流涕、咽喉干痒痛、久咳不愈、胸闷气短、喘息,或突发高热伴剧烈咳嗽,都需警惕这些空调相关健康问题。科学防护是关键:温差管控是首要,空调温度建议设在26-28°C,与室外温差尽量控制在7°C内;空调“洗澡”不可少,务必每年启用前请专业人员彻底清洗,每月自行用清水冲洗晾干滤网;勤通风换气,每2-3小时开窗10-15分钟;过敏性鼻炎人群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哮喘患者注意颈部保暖并备好应急药物;老人和慢性病患者进出空调房前应在过渡区稍作停留,避免体温骤变。如果出现咽喉干痒,含服蜂蜜润喉片有助修复黏膜;初期受凉可喝生姜红糖水驱寒。突发39℃以上高热伴寒战、面部不对称麻木或口角歪斜、喘憋进行性加重——一旦出现,务必24小时内就医! 记住这些要点,别让空调成为健康隐患,安心享受清凉一夏。
2\夏日过敏原“大爆发”
盛夏是花粉、尘螨和霉菌孢子的“三重致敏高峰”。需特别警惕“雷雨哮喘”——雷雨前大风将花粉粉碎成微小颗粒,高湿度促其爆裂释放大量致敏物,极易突发群体性哮喘;高温高湿天气则助长尘螨疯狂繁殖,其尸体排泄物是强致敏原;闷热潮湿环境更促使霉菌在墙面、浴室、腐植上滋生,飘散的孢子同样危害巨大。这些过敏原侵袭常引发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眼痒流泪,甚至咳嗽、喘息、胸闷和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要安稳度夏,科学防护至关重要——易过敏人群在花粉浓度高(特别是干燥、大风及雷雨前夕)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务必佩戴N95口罩和密封防花粉眼镜,回家后立即洗脸、洗鼻、更换衣物;打响除螨战役,每周用≥55°C热水烫洗床单被罩枕套,使用配备HEPA滤网的吸尘器深度清洁,减少地毯和厚重窗帘,保持室内干燥通风(湿度<50%为佳);剿灭霉菌滋生,及时修复漏水点,确保浴室等潮湿区域干燥通风,定期用稀释漂白剂或专用除霉剂清除霉斑,清理室内腐烂植物;过敏性鼻炎患者遵医嘱坚持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抑制黏膜炎症,搭配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控制症状;哮喘患者必须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吸入剂)并确保在有效期内,遇突发喘息/气促时能立即自救。
3\泳池“化学迷雾”与呛水风险
夏日畅游需警惕泳池“化学迷雾”与呛水风险。含氯消毒剂与有机物反应生成挥发性消毒副产物(如三氯甲烷),在水面形成刺激性气雾,易诱发气道高反应人群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咳嗽、咽喉灼痛、胸闷甚至“泳池哮喘”;呛入含病原体的池水可致化学性或吸入性肺炎。游泳后出现持续性咳嗽、声嘶、咽喉刺激、胸闷或喘息应警惕。建议选择水质清澈、异味(浓烈氯味提示副产物多)少的规范泳池;入水前淋浴,佩戴鼻夹、泳镜,避免口鼻长时间浸没于水面气体层;泳后彻底淋浴并用生理盐水漱口、洗鼻;呛水后若出现持续咳嗽、发热、胸痛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进行肺功能评估。
4\呼吸科医生夏日呼吸健康“护身符”
空调清洁是首务,滤网每月洗,整机每年清,远离军团菌和过敏原;温差管理要智慧,26-28度最适宜,进出缓冲莫着急;过敏原防控不松懈,花粉预报常关注,除螨防霉勤打理,口罩眼镜护体齐;泳池选择需谨慎,异味刺鼻要远离,鼻夹泳镜护周全,呛水不适速就医;哮喘过敏遵医嘱,急救药物随身带;咳嗽喘息胸闷急,高热不退莫迟疑,不适加重早就医,专业诊治保平安。
夏季的呼吸健康需要多一份细心和科学防护,了解这些隐藏的威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能让我们的呼吸道在这个夏天依然保持顺畅,尽情享受阳光与活力。如果出现持续或加重的呼吸道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呼吸科医生的帮助!
(文/唐引引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肺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