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寒冷冬季,保护肝脏,做到“三忌”

进入冬季后,大家都知道保护心脑血管很重要,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脏器的保护,就是肝脏,而肝病的发生也存在冬季易加重的季节特点,那么,如何在冬季保护好我们的肝脏呢,关键要做到三忌。

一、忌油腻,防止脂肪在肝内堆积。

冬季气温低,人体的热量需求增多,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增强,这无疑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为了抵御寒冷空气的侵袭,人们会选择进食一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比如各种肉类。而且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候,很多养生达人会在这个时间炖一些滋补品食用。脂肪、蛋白必须在肝脏内分解代谢,如果摄入过多,肝脏就会超负荷工作,诱发脂肪肝,甚至造成肝功能减退,导致转氨酶升高和其他肝功能指标异常。

因此,冬季应控制脂肪摄入量,适量摄入油腻食物,红烧肉、油炸食品、烧烤类还是要少吃,蔬菜和水果富含身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适当增加蔬果的摄入量,做到多样化饮食,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另外,据研究证明,适量饮水,每天至少喝8杯水(大约2升),能够帮助肝脏有效进行代谢和排毒。总的来说,“每餐七分饱,晚餐吃的少”,仍是养肝的准则。

二、忌熬夜,防止肝功能异常。

《黄帝内经》中说,卧则血归于肝。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对于肝脏健康非常重要。冬季日短夜长,很多人喜欢熬夜玩手机,中医上说,凌晨1点到3点是肝经当令,1点到3点即丑时是肝脏进行排毒的时间,而排毒必须在机体进入睡眠状态才能进行,若是长期没有在以上时间段进入睡眠状态,会影响肝脏解毒和新陈代谢的功能,导致毒素积累,从而损伤肝细胞,新鲜的气血也无法生成,无法濡养肝脏。

想要睡足丑时觉,早睡是先决条件。一般来说,晚上入睡太迟有两种情况:一是失眠,二是熬夜。失眠可以通过医疗手段改善,而熬夜则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克制。对于忙于生活工作的中青年人来说,如果有晚睡的习惯,最好也不要超过12点。很多人认为,熬夜后在白天补足睡眠就无损健康。事实上,白天补觉并不符合天人相应的节奏。

三、忌抑郁,防肝气郁结。

冬季抑郁的发病率非常高,这与节气有关,从西医角度分析,冬天昼短夜长,日照时间相对减少,阳光强度较低 ,体内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就会减少,人的情绪就会低沉,出现情绪消极、心情烦躁易怒等症状。从中医来讲,"肝主疏泄",即肝气不舒,气机不得畅达。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使肝气不能正常疏发,从而形成肝气郁结。临床上表现为心情抑郁、胸闷、善太息、胸肋少腹胀满。

因此,建议大家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自我减压和情绪管理,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还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一些有氧运动来缓解不良情绪。

肝脏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在解毒、新陈代谢、合成蛋白质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护肝脏对于维持整体健康至关重要。但肝脏是一个没有末梢神经的“沉默器官”,因此,对于肝脏的保护最重要的是预防在先。让我们从生活中的细节着手,调整饮食、作息和情绪,保护好我们的肝脏,莫让冬天成为“伤肝季”。(文/孙莎莎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肝胆脾胃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