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国医把脉传薪火,杏林发展谱新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研组莅临河南省中医院调研指导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工作

时维三秋,叠翠流金。2025年10月2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研组一行,在调研员李天罡、查必祥,省卫生健康委处长朱声永,主任科员徐芳会以及大学法规处副处长司建平,来到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基层单位在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建设成效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与创新探索,为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15时30分,调研组在医院党委书记刘金厂、副院长杜旭召,门诊办主任郭喜钦、副主任黄家芹、赵卫卫,药学部副主任汪坤等陪同下抵达医院南门,开启实地调研行程。调研组先后走访了精品药房、名医堂、煎药中心、自然堂等中医药特色区域。调研过程中,专家们细致察看了中药饮片质量与产地,详细了解精品中药价格等群众关切内容;亲切慰问了名老中医毛德西、何华教授,深入考察名医诊疗环境与服务水平;重点关注煎药中心的现代化流程;治未病国医健康管理中心的功能布局、文化内涵建设,以及相关中医日间病房与特色自然疗法的开展情况。每到一处,调研组成员都与现场工作人员亲切交流,全面掌握各环节运行机制、技术规范与服务成效,伴随着医院自制药茶的缕缕清香,医院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与鲜明的专科特色成果,赢得了调研组的高度认可。途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展厅和全国名老中医文化长廊时,调研组驻足回望,对医院在夯实中医药科研根基、彰显中医传统特色优势方面取得的扎实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随后,调研组移步至2号住院部一楼院史馆,深入了解医院建院四十年教育教学、重点专科、科研成果以及对外合作与国际交流情况。在这一方院史馆,我院四十年党建引领的坚定步伐被娓娓道来,铺设出我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多个领域的卓越成就画卷,多个中医专科跻身全国前列,重点学科专科与教育教学成果交相辉映。对外合作的“输血+造血”帮扶模式与国际交流中中医药文化的广泛传播,更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河南省中医院在守护健康、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乃至走向世界过程中,这份坚守与担当令调研组深受触动。

实地考察结束后,调研座谈会在2号住院部一楼会议室举行,由杜旭召副院长主持。会议在医院建院40周年纪念视频中徐徐开场,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我院40年来栉风沐雨,风雨兼程,在荣誉成就、人才体系建设、重点专科学科与优势病种建设等方面的丰硕成果。

接下来,刘金厂书记代表医院全体职工致欢迎辞,他就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情况作出全面汇报。刘书记指出,医院始终扎根中原沃土,恪守“承古纳今、厚德为民”的院训,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视为立院之本、发展之基。在传承工作室建设方面,医院系统整理名老中医珍贵医案、手稿近千篇,完成大量原始病案数字化转化,编纂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各传承团队承担数十项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获多项专利授权与科技奖励,数种院内制剂研发成功并投入临床,实现了从“学术传承”到“临床转化”的有效突破,让古老的中医药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刘书记也坦诚指出,医院在传承创新模式深化、经验推广辐射和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他恳请调研组专家为医院传承工作室建设“把脉开方”“传经送宝”,助力医院在中医药传承创新道路上行稳致远。

调研组朱声永处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医院在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建设,是中医医院辐射带动区域医疗机构、培养基层中医药技术人才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学术流派传承、实施“青苗人才”计划、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关键举措。他强调,各位传承人不仅要做好文献医案的整理挖掘,更要在跟师实践中深刻领悟名老中医独到的学术思想、临证思辨与技艺绝活,工作室作为连接高层次专家与基层医师的“桥梁”与“纽带”,应在区域中医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强大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师带徒、巡回诊疗、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将优质的学术资源有效下沉,助力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随后,郭志忠主任代表李鲜中医经典大讲堂工作室、汪坤副主任代表赵旭老药工工作室,分别就人才管理、团队建设、条件建设、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典型案例与未来规划等方面作PPT汇报。

在座谈交流环节,气氛热烈,交流充分,思想在碰撞中升华,共识在讨论中凝聚。各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与调研组围绕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成果转化路径等关键议题,展开了坦诚而富有建设性的深度对话。李鲜老师在发言中,首先对调研组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她系统汇报了“中医经典大讲堂”以经典为核心、以临床为导向的运行模式,分享了其在提升中医理论素养与临证能力方面的实践经验。着眼于未来发展,她饱含热忱地提出了“搭建跨区域传承工作室交流平台”的倡议,强调此举将有助于打破地域壁垒,促进不同流派、不同地域间学术思想与传承经验的互学互鉴、资源共享,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名医传承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随后,黄琳医师代表崔应麟全国名中医工作室、牛朝阳主任代表李鲜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分别作了系统的工作汇报。他们结合各自工作室的运行实践,聚焦当前面临的共性挑战,就建立标准化流程、优化资源配套保障、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举措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最后,调研组专家李天罡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医院四十年发展所凝聚的德艺双馨的名老专家与学科带头人队伍,赞扬他们在传承创新道路上薪火相传、孜孜以求的崇高精神。这些杏林园丁以“春蚕吐丝”般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培育后学,推动医院学术影响力与临床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他对各工作室提出的建议与诉求表示支持,并强调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从0到1”道阻且长,应在坚守师承理念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持续探索。

此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题调研,既是对河南省中医院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成效的全面检阅,更是对医院乃至全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的有力推动。站在新的起点,河南省中医院将以此为契机,坚守中医药发展规律,深化医教协同,持续完善传承工作室建设长效机制,努力将名老中医的学术瑰宝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产出更多高水平传承成果、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福祉谱写新的时代华章!(文/王静 图/李攀)

(编辑/王伟琰 审核/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