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1 日,由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河南省中医院与赵旭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联合承办的 “全国老药工中药特色技术交流培训班”,在郑州圆满举行。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科教处处长朱声永、河南省药学会秘书长王端权、河南省中医院院长冯晓东,以及10名来自全国的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和工作室相关成员参加了会议。
冯晓东首先代表医院热烈欢迎全国同仁。他表示,医院作为老药工技艺传承的 “主阵地” 和 “最终用户”,核心使命是服务临床、保障疗效;传承工作不能脱离实际,需将老药工精湛技艺与辨药经验,转化为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和临床疗效的硬标准;医院将全力支持工作室建设,推动 “经验传承” 向 “标准传承” 深化,让传统智慧在现代医院管理中扎根,真正赋能中医临床。
王端权从行业引领视角,阐述了传承工作的深远意义。他表示,老药工是中药学的 “活化石” 与 “无价资产”,其技艺传承关乎行业专业根基与发展未来,应构建多方协同、资源共享的传承生态以打破机构壁垒。学会将积极搭建平台,推动工作室经验升级为行业认可的技术规范或共识,并融入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体系,为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 “活水”。
朱声永结合政策制定与监管工作,为研讨会划重点、提要求。他强调,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是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关键,属于必须抓实的工作任务;要求各参与单位提高站位、主动担当,按方案规范推进建设,确保过程、成果、经费全合规;希望本次会议产出高质量经验,形成可复制的传承 “河南方案”,为全国提供示范参考。
本次经验分享会系统展示了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的多元传承路径。曹俊岭解读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建设要求;陈天朝将 “九蒸九晒” 等传统炮制技艺升级为可验证规范;何婷、赵旭工作室以产地研学、全链条实践构建 “活态传承” 生态;何广宏工作室致力于黑膏药等非遗技艺抢救;李长禄等专家提出以制度为保障、特色技术为核心,推动传承向科学化转型。各工作室方法各异,却共同实现了当代老药工传承从技艺保存到体系创新的跃升。
研讨会总结点评环节,张振凌、李学林两位教授高度肯定会议成果,并为工作室建设提指导。他们强调,传承核心是实现 “经验传承” 到 “学术传承” 的跃升,需通过系统研究与数据支撑,将老药工 “手艺” 转化为普适技术标准与理论体系;未来要坚持临床导向,保障用药安全、提升疗效,同时构建科学评价方法,阐明传统技艺内涵;呼吁各工作室加强协作,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传承模式,为老药工技艺传承奠定学术基础。会议最后,赵旭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专家总结,指出会议明确老药工技艺需走标准化、体系化传承路,呼吁各工作室以此次会议为起点,将共识转化为行动、加强协作互鉴。至此,本次研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