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出生时父母为每个人存下了丰厚的“本金”,储存在“肾脏银行”里,这些“本金”决定了生命的根基和潜力,支撑着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的全过程。当“肾脏银行”开始亏空,身体会发出求救信号。
“存款不足”警报。当“本金”过度消耗,即肾精不足,无法支持身体进行维护和升级,可致发育迟缓、华发早生、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耳鸣耳聋、生育困难。
“现金流短缺”警报。肾阴好比“肾脏银行”的流动资金,负责维持身体的滋润、宁静、平稳,抑制过度兴奋。当肾阴不足,身体处于虚性亢奋状态,可致手心脚心发热、口干咽燥、失眠盗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投资回报少”警报。肾阳像是“肾脏银行”的投资回报,是“资金”产生的热能和动力。若肾阳不足,可致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膝冷痛、夜尿增多、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
“大门关不紧”警报。肾气具有固摄作用,像是“肾脏银行”的大门,锁住体内的精微物质,使其不随意流失。若肾气不固,可致尿频、遗尿、尿后余沥、滑精、带下清稀、动不动就出汗。
要养护“肾脏银行”,核心是开源(适度补充)和节流(减少消耗)。
开源法。适量食用黑豆、黑米、黑芝麻、核桃等食物,可益肾填精;桑葚、枸杞子、山药、银耳等滋润之品,可滋补肾阴;羊肉、韭菜、虾仁等温性食物,可温补肾阳(切忌盲目大补)。此外,练习站桩、太极拳等导引功法,能够培养内气、固本培元,还可以经常按揉腰眼(肾俞穴)、脚心(涌泉穴),有温煦肾阳、引火归元之效。
节流法。长期熬夜、高强度工作、思虑过度,都是在疯狂燃烧生命“本金”。应避免过度透支,子时(23时至1时)是给“肾脏银行”补充“资金”的关键时段,保持睡眠至关重要;节制房事,避免房劳过度直接损耗肾精;巨大的恐惧、惊吓会直接损伤肾气,注意管理情绪,以防“恐则气下”;正所谓“久病及肾”,慢性疾病会持续消耗肾精、肾气,积极治疗原发病也是对肾脏的保护。(文/河南省中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庞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