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河南省中医院建院40周年系列活动——杏林讲堂”第十期在教学办公楼一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疼痛科杨彬主任担任主讲嘉宾,围绕《颈源性头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展开系统讲解。会议由规培继教办副主任于潇潇主持,并通过"河南省中医院规培继教办"视频号同步直播。
杨彬主任首先阐释了颈源性头痛的定义及发病机制。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是指颈椎及其组成结构(骨、椎间盘和/或软组织)的疾患所导致的头痛,常伴有颈痛,杨主任作了形象的比喻:就像电线短路,颈椎这堆骨头、椎间盘和肌肉要是出了器质性毛病,或者只是功能失调,都会让脑袋跟着“报警”。其发病机制现在主流认为有三种学说:一是解剖会聚学说,二是机械刺激和炎症水肿学说,三是肌肉痉挛学说。

随后,杨彬主任从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CEH的临床表现与检查要点。他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强调融合中医“从整体到局部”与西医“从局部到整体”的治疗思路,以综合治疗和健康教育为原则,结合中药、牵引、针灸、正骨等中医疗法,以及非甾体抗炎药、中枢性肌肉松弛剂、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脉冲射频、超声引导治疗等西医疗法。杨彬主任进一步详解了中医治疗,尤其是旋提手法,一套“旋转→屈曲→再旋转→提拉→复位”操作,听着就像给颈椎做复位按摩。主任还特别强调了要注意患者的感受,循序渐进,有不适要立即停下。随后介绍了针刀治疗中针刀入路的解剖层次与选点原则,以及超声引导下可视化精准治疗的独特优势。

讲座中杨彬主任还分享了典型临床案例:患者郝某,31岁,左边太阳穴和后脑勺疼了10年,一低头玩手机就加重,脖子左转都困难。检查发现颈椎退行性变、颈5-7黄韧带增生,最后用超声引导下C2脊神经后支脉冲射频治疗,患者当场就说脑袋轻松多了,这不就是当代“低头族”的真实写照吗?原来头痛可能是颈椎在“求救”!本次讲座中,杨彬主任把老祖宗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揉得特别透,中医讲筋骨同治,西医讲精准靶点,两边结合起来既治痛又防复发。最后他还强调了健康教育,让大家少低头、多练颈肩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