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为什么桥本氏甲状腺炎高发?

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简称桥本,是一种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甲状腺组织辨识为“外来入侵者”,从而发起持续性攻击,最终导致甲状腺组织破坏和功能异常。其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涉及遗传、碘摄入失衡、维生素D缺乏、环境化学物质暴露、生活压力大、肠道菌群失调、性别和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同时,诊断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更多的病例被发现。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在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22.5~40.7)/10万。西方国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占甲状腺疾病的10%,我国成人甲状腺自身抗体总体阳性率为14.19%(2024年数据)。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多见,多发生于女性。

导致桥本的主要因素有:

1. 遗传易感性:

这是发病的基础,桥本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患者直系亲属患病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如:HLA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非HLA免疫调节基因(如CTLA-4、PTPN2、FOXP3、甲状腺球蛋白基因、TSH受体基因)、X染色体基因)等有关。

2. 环境触发因素:

(1)碘过量:碘摄入过量,被认为是重要的诱发因素。碘过量地区桥本发病率显著高于碘适宜地区。过量的碘可能增强甲状腺球蛋白等抗原的免疫原性,促进甲状腺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2)感染:某些病毒(如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EB病毒等)和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的抗原结构与甲状腺成分(如TSH受体、TPO)相似,导致交叉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在攻击病原体后错误地持续攻击甲状腺。

(3)环境毒素:暴露于某些环境化学物质(如多氯联苯、二噁英、某些杀虫剂、重金属(如汞、铅)、双酚A等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干扰免疫系统功能或直接损伤甲状腺,增加自身免疫风险。

(4) 吸烟:吸烟是一个复杂的因素。长期吸烟可增加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阳性率,并促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发展。

(5) 硒缺乏:硒是多种抗氧化酶(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甲状腺激素代谢和免疫调节(尤其是抑制过度炎症反应)至关重要。缺硒会降低甲状腺抗氧化能力,削弱调节性T细胞功能,增加炎症和抗体产生。

(6)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免疫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现代人室内活动增多、防晒措施加强等导致维生素D缺乏非常普遍。

(7)药物:某些药物(如干扰素α、白细胞介素-2、锂剂、胺碘酮)可能诱发或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3. 性别与激素因素:

(1)桥本在女性中发病率远高于男性(约5~10:1)。因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某些免疫相关基因可能存在剂量效应或逃逸失活。

(2)雌激素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可能促进B细胞活化和自身抗体的产生。女性一生中激素波动(青春期、月经周期、怀孕、产后、围绝经期),是发病或加重的高危时期(尤其是产后桥本非常常见)。

(3)雄激素可能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4.肠道菌群与肠道通透性:

(1)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甲状腺轴”的概念越来越受重视。

(2)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影响全身免疫平衡。

(3)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导致细菌产物进入循环,可能触发系统性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

5.压力:

长期或严重的生理或心理压力通过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炎症反应,潜在地诱发或加剧自身免疫性疾病。

6.筛查普及和诊断能力的提高:

体检意识的提高,甲状腺功能检测(TSH, FT3, FT4)和甲状腺抗体测定(如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彩超检查,变得非常便捷和普及,使得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亚临床型桥本患者(仅有抗体阳性或轻微TSH升高)得以被诊断出来,客观上增加了报告的发病率。

总结:

桥本的高发是“遗传易感性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触发下,免疫系统失去对甲状腺自身抗原的耐受”的结果。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扮演了触发或促进的角色,作用于那些易感人群,导致了这种疾病的相对高发。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个体发病的具体原因组合可能不同,这些因素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如适量碘摄入、补充维生素D、舒缓压力、关注肠道健康等)进行一定程度的预防或干预。(文/张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