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听说过免疫系统“敌我不分”攻击自己?这种“内乱”可能引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何揪出这个内乱分子?抗核抗体(ANA)检测是最佳方法,它像一位“侦探”,帮助医生从血液中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项检查的神秘面纱。
一、抗核抗体:免疫系统的“误伤信号”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像一支精锐部队,精准识别并消灭细菌、病毒等外敌。但某些情况下,它会“失控”,将矛头对准自身细胞成分(如DNA、RNA、蛋白质及细胞质中各种细胞成分),产生抗核抗体(ANA)。ANA是自身免疫病的“预警信号”,但并非确诊依据。它关联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什么时候需要做ANA检测?
当身体出现以下“警报”时,医生可能会建议筛查ANA,如全身症状: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疲劳、体重下降;皮肤关节问题:面部蝶形红斑、关节肿痛、光敏感(晒太阳后皮肤红肿);器官受累:如出现口干眼干、手指遇冷变白/紫(雷诺现象)、血小板减少、肌肉无力;亲属有自身免疫病史者需提高警惕。
三、ANA检测需要做什么准备,报告结果怎么看?
抗核抗体检测只需抽血检查,无需空腹,抽取少量静脉血,分离血清进行检测,普通饮食不影响结果。抗核抗体检测的报告单一般包括抗核抗体定性结果,滴度结果,及针对不同细胞成分的抗体检测结果(如抗线粒体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定性结果通常包括阳性、阴性、弱阳性三种情况,滴度根据不同的血清稀释系统包括1:100、1:320、1:1000及1:40、1:80、1:160、1:320、1:640、1:1280等。如果拿到检测报告发现抗核抗体是阳性,这时候千万不要慌,我们还要看滴度情况及不同细胞成分抗体的检测情况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这里通常会存在几个误区,如ANA阳性就是得了免疫病?非也,健康人也可阳性:约5%-15%健康人(尤其女性、老年人)可能出现低滴度阳性(如1:40),但无疾病表现。高滴度需警惕:滴度≥1:320时,需结合症状和其他检查进一步排查;ANA阴性可以完全排除疾病?答案是可能是假阴性,如少数患者(如早期红斑狼疮)可能出现ANA阴性,需动态监测或补充其他抗体检测。
我们需要注意ANA是“线索”,而非“判决书”!医生会结合其他检测结果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但一些特异性抗体,如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高度特异性。
四、ANA检测的局限性
1. ANA阳性可见于多种疾病,甚至感染、肿瘤。
2.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滴度会下降,但不一定代表疾病痊愈。
3.假阳性/假阴性:某些药物(如降压药肼屈嗪)或操作误差可能干扰结果。
五、检测前后注意事项
1.提前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
2.无需过度焦虑:即使阳性,多数人并非确诊疾病,需由风湿免疫科医生进一步评估。
3.定期随访:对于低滴度阳性且无症状者,建议每年复查监测。
六、健康小贴士:预防免疫系统“内乱”
1.避免诱因:减少紫外线暴晒(红斑狼疮患者需严格防晒)、戒烟。
2.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D、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减少高糖高脂饮食。
3.调节压力:长期紧张可能诱发免疫紊乱,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很重要。
抗核抗体检测是自身免疫疾病诊断的“导航仪”,但它仅是探索疾病真相的第一步。无论是阳性还是阴性,都请保持理性,与医生充分沟通,让科学检查为健康保驾护航!(文/燕莎 检验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