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伏者,隐伏避盛暑也。”意思是说到了三伏天,就要隐藏起来,躲避酷暑了。因为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人体也是一样容易出现倦怠乏力、气短的感觉,孩子们会有偏瘦、面色黄、吃饭不香的情况。或许有的朋友们该问了:“三伏天太热了!可以冰镇冷饮啤酒喝起来了吗?”
在这里提醒大家:
自然界最热的时候反而是人体内在最寒的时候,因为内在的阳气随着汗液外散,反而是最需要养阳气的时候,阳气是什么呢?是生发的、是向上、运动的、兴奋的,那么冷饮、冰镇的啤酒及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呢?这些是凝滞的、下降的、镇静的是阴性的,是损害阳气的,也是我们伏天养生需要规避的。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正是这个道理。夏季是生长生发的“蕃秀”季节,“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需要的是动力和火力,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旺盛到了极点,养生也要适合自然界这股生长之势,保养阳气,避免贪凉。
近期在门诊上就遇见了,孩子们吃冷饮引发腹泻、周身起湿疹、月经延期的问题。还有一个孩子喝冷饮、空调调到22度受凉之后高烧不出汗,淋巴结肿大,住院检查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用抗病毒药之后肝功能也异常了,高烧退后,持续低热,我接诊的时候,看到孩子舌苔黄厚腻,舌质红,大便黏滞,说明体内湿热很重,就像自然界一样密闭不透风、潮湿就容易滋生微生物,只有把湿热祛除了,阳气通畅了,病毒也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我就开了一个这个季节常用的方子“三仁汤”,祛除湿热,通畅阳气。酌加散结消肿的药,3天后体温就正常了,病毒转阴了、肝功能也正常了。
伏天最常见的伤阳气的行为是冷饮和温度过低的空调,冷饮像冰镇啤酒,冰镇饮料等寒凉的食物上我们脾胃阳气,阻止气机;过低的空调属于“寒邪”伤身体人体皮肤的阳气,也会随人体毛孔腠理进入体内,是要远离的。空调调至26℃左右或除湿模式是比较舒适的。
在伏天养阳气告诉大家两点:
1.如何补充津液?暑季解暑饮品—酸梅汤。乌梅6g陈皮8g山楂10g生甘草4g洛神花3朵桂花2g健脾祛湿,酸甘敛阴。
2.如何健脾胃?暑季健脾粥—白扁豆、莲子、生薏苡仁、花生、赤小豆。(文/黄琳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