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到了,我们来聊一聊时令养生的问题。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古书《二十四节气解》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故曰‘夏至’”。夏至是最早被确定为节气的节日,是古人通过测量日影的长短计算而来。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阳气外散,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勃,呈现暑热交蒸之象,人体表现出皮肤肌表湿热重,内在脾胃阳气虚弱,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及皮肤湿疹等问题。《黄帝内经》记载:“人与天地相参,日月相应。”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产物,我们要顺应自然保养身体,每一个节气都是在提醒我们天时变了,我们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了。
这个时候来一碗寓意健康长寿的汤面,是炎炎夏季最适宜的食物,也是我们古人最朴实的智慧。夏至吃面的习俗来源于当下吸收四季精华的新麦成熟了,这味味甘、性凉的中药,入心、脾、肾,最养心阴,不仅具有健脾除湿之效,且易于消化。夏季出汗较多,补心液,预防中暑,强健体魄。此外,我的家乡豫东地区有个“夏季吃炒面”的民俗,小麦粉在锅里炒至微黄是出锅,擀面杖杆碎,过箩筛,储存备用。食用的时候放些红糖,开水烫,搅拌成糊,甜香软糯。治疗夏季小儿不想吃饭,腹痛腹泻,湿气重等问题。
夏至时节除了吃面,吃姜也是特别适合时宜的。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多吃姜升发阳气,健脾除湿。
在起居方面:宜晚睡早起,坚持午睡或闭目养神片刻,预防心脏疾病;夏天运动量不宜太大,天气炎热,出汗太多,会加重对人的损耗。
情志方面宜养成急事不惊、烦事不争的心态;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避免心火内生,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
运动方面:选择散步、慢跑、练习八段锦、六字诀等慢节奏的具有调息、导引功效的运动,微微出汗,津液满口即可。(文/黄琳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急诊科)
(编辑/王伟琰 审核/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