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和花粉过敏的“糖友”来说,这个季节充满挑战。据统计,我国约有1.3亿糖尿病患者,其中30%-40%同时伴有过敏性疾病。如何在享受春光的同时,兼顾血糖管理和过敏防护呢?
一、认识双重风险:为什么糖友要特别警惕花粉过敏?
1. 过敏反应会升高血糖水平
当身体接触花粉等过敏原时,会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同时刺激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分泌。这些应激激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升高。临床观察显示,严重过敏反应可使血糖升高2-4mmol/L。
2. 抗过敏药物可能影响血糖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可能引起嗜睡、口干,间接影响饮水和运动。而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能显著升高血糖。 还有部分止咳糖浆含糖量高,需特别注意。
3. 睡眠障碍的连锁反应
花粉过敏引发的鼻塞、咳嗽等症状会影响睡眠质量,而睡眠不足又会干扰胰岛素敏感性,形成恶性循环。
二、踏青前的充分准备:双重防护缺一不可
对于花粉过敏的糖尿病患者,踏青前的准备工作需兼顾血糖管理与过敏防护。首先,应准备血糖监测工具:血糖仪、试纸、胰岛素/降糖药和快糖食品,如葡萄糖片、无糖饼干,确保随时应对血糖波动;同时,携带过敏防护用品,如医用口罩、护目镜、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以减少嗜睡等副作用对血糖的影响。出行前查看手机地图中的花粉浓度,优先选择雨后或阴天出行,避开早晨及黄昏的花粉高峰期,并规划低花粉暴露路线(如近水区域)。此外,制作急救卡片,注明糖尿病类型、用药及过敏史,并确保同行者知晓应急物品的存放位置。双重防护的周密准备,是安全享受春日踏青的关键保障。
三、户外活动中的关键应对策略
在户外活动过程中,糖友需特别注意以下关键应对策略:
首先,运动前1小时应适量进食含15-30g碳水化合物的点心,如1片全麦面包,避免空腹运动引发低血糖;活动时随身携带血糖仪,每60-120分钟监测一次血糖,警惕运动后延迟性低血糖。
针对过敏防护,应全程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出现轻度过敏症状时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皮肤瘙痒时冷敷处理(切忌抓挠)。
饮食选择上要避开蜂蜜等高糖高致敏食物,优先选择低GI零食如原味坚果、草莓,并保证每小时补充100ml-150ml无糖饮品。
建议采用“谈话测试”控制运动强度,保持能正常对话的状态,若出现心慌、头晕等不适立即停止活动并检测血糖。
同时注意记录活动时间、强度及身体反应,为后续调整出行计划提供依据。
四、紧急情况处理预案
糖友踏青时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或血压下降),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首先是让患者平卧并抬高双腿;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准确说明“糖尿病患者并发严重过敏”。
五、踏青后的健康管理
结束踏青后应立即清洁暴露皮肤,用温水洗脸、冲洗鼻腔,并更换衣物以减少花粉残留;随后72小时内需加强血糖监测,特别关注餐后2小时血糖及睡前血糖波动;若使用胰岛素,需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红肿;如出现持续咳嗽、胸闷或血糖连续2天超出控制目标,应及时就医。
春天不该是糖友的“禁忌季节”,通过科学规划和充分准备,完全可以在控制好血糖的同时,安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记住:预防胜于治疗,细节决定成败。愿每位糖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春日乐趣!(文/肖芳芳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