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因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发的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甚至塌陷的疾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髋关节作为人体承重枢纽,股骨头一旦坏死,会引发疼痛、活动受限甚至残疾。该病高发于20-45岁人群,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倍,那如何守住髋关节的健康呢?
一、远离两大高危诱因
1. 酒精摄入严控量
长期酗酒是股骨头坏死的“头号推手”。研究证实,每周饮用53度白酒超1.5斤(约400ml)且持续1年以上,股骨头坏死风险显著升高,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脂肪栓塞和微循环障碍,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约50度白酒1两),女性减半。
2. 激素使用需谨慎
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超过3个月,或累计剂量达2g以上,需警惕骨坏死风险。治疗红斑狼疮、哮喘等疾病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配合钙剂、维生素D,并每3—6个月进行髋部MRI筛查。
二、保护髋关节,避免创伤隐患
运动防护:滑雪、篮球等剧烈运动前,做好髋部热身(如高抬腿、侧弓步),佩戴专业护具。
日常防摔:浴室铺设防滑垫,老年人使用拐杖辅助行走,避免雨雪天外出。
伤后管理: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患者,伤后1年内每月复查X光,3年内每半年做MRI监测。
三、控制体重,科学运动
体重管理:BMI>24者需减重,每减轻1kg体重,髋关节负荷减少3—4kg。
运动选择:推荐游泳(水中浮力减少关节压力)、骑自行车(坐垫高度以脚踏最低点膝关节微屈为宜)等低冲击运动。
禁忌动作:避免深蹲搬重物、单腿跳、长时间跷二郎腿等加重髋关节磨损的行为。
四、高危人群筛查建议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建议每年进行髋关节MRI检查:
有髋部外伤史或骨折史;
累计使用激素超2g(以泼尼松计);
酒精摄入量超警戒线持续1年以上;
家族中有骨坏死或骨质疏松病史。
特别提醒:
若出现腹股沟区钝痛超过2周、夜间髋部静息痛或下蹲受限,应立即就诊。早期通过髓芯减压等保髋治疗,成功率可达80%。
预防胜于治疗,从今天起守护您的“人体轴承”!(文/胡静文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关节科)
(编辑/王伟琰 审核/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