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调养得当,能为全年健康筑牢根基。春季人体的阳气随之升发,此时既是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时节,也是调养身体、预防疾病的关键期。中医认为,“春气通于肺”,春季气候多变,风邪、寒邪易侵袭肺脏,而肺为“娇脏”一身之气,与免疫防御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肺脏是人体与外界交换的核心器官,春季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加之环境污染,可能诱发呼吸道疾病甚至增加肺癌风险。因此,春季护肺不仅是养生的重点,更是防癌的重要一环。
春气通于肺?中医揭示季节与肿瘤的隐秘关联
在中医理论中,春天对应五行中的"木",与人体肝脏相通。但您可能不知道,这个季节同样与我们的"娇脏"——肺 息息相关。春季气候"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这种温度波动最易导致:
1. 肝木亢盛克肺金:肝气过旺会抑制肺气运行,形成"木火刑金"的病机
2. 卫外不固引外邪:人体阳气初升未稳,风寒、花粉等外邪更易入侵
3. 痰湿瘀滞成病灶:春雨绵绵助长体内湿气,与冬季积存的寒邪结合形成痰瘀
尤其对于有吸烟史、慢性咳嗽或家族病史的人群,这种"内外夹击"的态势可能诱发潜在病变。
春季体检的三大黄金优势
(一)气候适宜,体检更舒适
1.温度适中:春季气温回暖但不过于炎热,人体状态相对稳定,抽血、心电图等检查的准确性更高(寒冷或酷暑可能影响血压、心率等指标)。
2.减少感染风险:春季干燥少雨,细菌、病毒活跃度较低(相比夏季潮湿或冬季流感高发期),体检时交叉感染风险更低。
3.穿着方便:轻便衣物便于体检时穿脱,尤其需要影像检查时更便捷。
(二)“健康重启”的最佳时机
1.假期后问题暴露:春节期间的饮食油腻、饮酒过量、作息紊乱容易引发脂肪肝、血糖波动、肠胃问题等,体检可及时发现问题。
2.全年健康规划:春季体检结果能为后续的饮食调整、运动计划提供依据
3.疾病早筛窗口期: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肿瘤标志物检测后,有充足时间在夏季前进行复查或干预。
(三)中医治未病的最佳干预期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的变化是相呼应的,春天人体的阳气升发,细胞也在阳气的鼓舞下,进入生长发育旺盛的阶段。而癌细胞虽是由人体正常细胞突变而来的,但一样具有正常细胞的特性。所以它也会受到影响,乘机“复苏”,甚至加速繁殖,开始活跃起来,甚至游走在各个器官,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亦有《黄帝内经》强调:“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此时更应通过:服用中药、膏方调理、穴位贴敷、茶饮养生等方法可有效改善亚健康体质。
春季护肺防癌行动指南
环境防护:
1.绿色出行,守护清新空气面对空气污染,个人虽难以直接改变大环境,但通过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行、步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从而降低尾气排放。以及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开窗通风,尤其是在空气质量良好时段,都是保护肺部的有效措施。
2.职业防护,远离致癌物质:对于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群,工作时应佩戴专业防护口罩、手套和防护服,减少有害物质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并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均衡饮食,强化肺部防御:均衡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础,对预防肺癌同样重要。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量,有助于抵抗自由基损害,保护肺部细胞。特别是富含β-胡萝卜素(如胡萝卜、南瓜)、维生素B(如西红柿、猕猴桃)和维生素C(如柑橘、草莓)等食物,对增强免疫力、预防肺癌有益。
运动处方:
规律运动,提升肺功能:适量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有效提升肺功能,减少肺癌风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
定期体检是发现肺癌的关键,特别是对于有吸烟史、家族遗传史或长期暴露于致癌环境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通过手术治疗早期肺癌可获得较好预后。(文/郭军辉 冯雅琳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肿瘤二区)
(编辑/王伟琰 审核/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