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耳穴放血疗法——助肝生发

春天足厥阴肝经气血,从冬季的“闭藏”转为“生发”,如果肝有瘀堵不通,肝气升发不畅会出现两胁胀满、头痛、目眩、口苦、视物模糊、眼干眼涩、眼疲劳、情绪低沉、易怒、失眠多梦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灵枢·厥病》记载“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痛有热,泻出其血,后取少阳。”

耳穴放血疗法属于刺络放血疗法之一,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是《内经》时代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内经》甚至认为刺络放血是治疗疾病、祛除痛苦的第一选择,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用三棱针在患者耳郭穴位施以针刺,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一、耳穴放血有什么作用

1.镇静安神

痛则不通:气血运行失常,气滞血瘀,经络壅滞,闭塞不通,就会发生疼痛。

通则不痛:通过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改变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经络气血通畅疼痛消除。

2.降压

耳穴放血,可改善患者头晕、头痛、颈项紧张、视物模糊等症状。

3.消炎退烧

放血具有解毒、消炎、化瘀、消肿、退烧之功效。古医书有“泻热出血”的记载,放血对外感发热和阳盛发热效果较好,可促使邪热外泻,使体内阴阳平衡而退烧。同时可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使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减轻或消失,起到活血化瘀消炎的作用。

4.清脑明目

“陈宛则除之”,病久则邪气盛,血脉不通,不通则痛,去血则痛止,即为古人所言“治风亦治血、血行风自灭”。

耳穴放血可祛瘀通络,即改善血管的舒缓功能。缓解头痛、头胀、头脑不清、头晕、记忆力减退、视力模糊、各种眼疾等,放血可调和气血、疏肝散郁醒脑开窍、明目。

5.抗过敏

耳穴放血可抗过敏,阻止组织细胞释放组胺,可增强过敏作用,增强抑制毛细血管的渗出,抑制黏膜、皮肤等组织及抗原抗体反应,抑制抗体的形成。

二、耳穴放血疗法注意事项

1.治疗前要充分按摩耳廓,使毛细血管充盈扩张,易于放血。

2.操作者戴手套,患者治疗部位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对炎症,急性疼痛患者可根据情况1~2天一次,其他患者常规3~7天一次。

4.耳穴放血疗法最好到专业机构进行,非专业人员不可自行操作。(文/李彩霞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骨病三病区(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