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因外伤后恶心呕吐,右侧耳道流血不止一小时为主诉入院。半月后出现耳鸣,经专科会诊诊断为外伤后感音神经性听觉损失。经过治疗,耳鸣减轻。
什么是感音神经性听觉损失?它是一种由于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
1、定义
感音神经性听觉损失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感音性听觉损失:指因为内耳(耳蜗)病变,导致不能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二是神经性听觉损失:指从内耳到中枢的神经通路(蜗后)或功能障碍,不能将神经冲动传入听觉中枢。由于耳蜗毛细胞、听神经、听觉传导径路或听中枢等部位受损伤,导致声音感受或神经冲动传导发生障碍,进而引起的听力损失,称为感音神经性听觉损失。
2、症状
感音神经性听觉损失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1. 高频听力损失:患者难以听清高频辅音,常觉得别人说话含糊不清;
2. 言语理解力差:早期能够听到声音,但无法理解其内容;
3. 重振现象:患者可能听不见中等强度的声音,但大声噪音可能会感觉不适;
4. 耳鸣:常为高频声,先于耳聋出现,多为单侧,有时双侧都有;
5. 眩晕:由于内耳中的前庭病变,患者可能出现眩晕感,感觉周围景物在旋转。
3、病因
感音神经性听觉损失的病因复杂,常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因素、药物毒性、病毒感染、内耳血液循环障碍、内耳病变、创伤、环境因素(如长期暴露在噪音中)等。
4、治疗
感音神经性听觉损失的治疗方法包括:
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炎药、抗病毒药物等。
2. 听力康复:通过语言治疗和听力训练来提高患者的听力功能,包括语音、语言和听觉技能的训练。
3. 辅助听力设备:如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可以帮助患者在感音神经性听力丧失的情况下恢复听力功能。
如果感音神经性听觉损失患者病情比较轻微,出现时间较短,又积极治疗,一般能恢复。如果感音神经性听觉损失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会形成不可逆的损伤,一般不能恢复。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耳聋胶囊、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有助于利湿通窍、营养神经,改善症状。还可以应用头部、耳朵刮痧,耳穴贴压来辅助治疗。
5、预防及保健
1. 远离噪音损害。看电视、戴耳机听音乐的时候不宜把音量放得过大,且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2. 戒烟少酒。因为烟酒对听神经都有毒害作用,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缓慢,黏度增加,从而促发耳聋。
3. 预防病毒感染,加强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避免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
4. 科学掏耳朵。掏耳朵其实是个不良习惯,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可能弄坏鼓膜,耳道奇痒时,可用小棉签浸少许甘油轻擦耳道。
5. 警惕耳毒性药物。可能导致中毒性耳聋。
6. 注意安全,防止外伤。发生颅脑外伤时,及早注意检查听力情况。
耳保健操四部曲
1. 揉耳廓:双手食指歪曲成勾如耳廓形状,拇指在下揉搓耳廓,揉50次左右直到耳朵发热为止;
2. 明耳朵:用食指插入耳中,力度要轻,深部不要太深,避免插入力量太大伤及耳膜。食指插入后立即拔出,反复20次左右;
3. 醒耳骨:双手中指搭在耳朵后侧头部,食指搭在中指上,然后自然滑下敲打耳朵后侧头部,反复30次左右;
4. 震耳:将双手张开,相互揉搓发热,然后迅速捂住耳朵全部然后松开,如此10次左右,能有耳朵清静的感觉。
(文/张璞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编辑/王伟琰 审核/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