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医生笔记: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手术挽救生命

一、 就诊

患者王某某,男,64岁,1月来反复头晕,合并左侧肢体无力由家人陪同求诊我院检查,大家都以为可能是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结果一检查,发现颅内长了一个大脑瘤,病人顿时惊慌失措,忧心忡忡,由家人陪同来我科治疗。病人在我院查头颅CTMRI结果如下:

术前CT影像:

 

术前MRI增强影像:

 

二、诊治

患者自我描述,以前身体健康,没有特殊病史和手术史等,怎么会突然脑子里长这么大一个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肿瘤?这是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从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无太多异常,病史时间较短,症状明显,疾病起病急,发展快是其特点,从CTMRI影像上看,病变体积较大,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考虑恶性病变合并出血可能性最大,但局部结果需等待术后病理检查确定。鉴于患者病变位置较浅,目前对患者脑神经功能尚未显著影响,术前讨论分析经充分准备,术中超声引导,电生理监测保驾,可以行显微镜下微创手术安全切除肿瘤。将上述病情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签字确认,完善各项准备工作,最终制定超声引导、术中电生理监测、显微镜微创精准切除肿瘤的手术方案。手术历时2小时,顺利完整切除肿瘤,术中活检及术后病理均提示为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术后患者言语及肢体运动等功能无影响,复查CTMRI显示肿瘤切除完整。

术后头颅CT影像:

 

术后MRI增强影像:

 

三、科普知识点

【知识点1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术后易复发,需要进行手术及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该患者颅内占位通过影像学分析初步考虑为胶质瘤,但临床确诊需病理诊断完成,同时可以行基因检测及药物靶向分析指导后续治疗。该患者通过病理分析排除胶质瘤,确诊恶性黑色素瘤。避免临床误诊误治情况的发生。

【知识点2黑色素瘤是继乳腺癌和肺癌之后第三大最容易导致脑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三分之一的IV期黑色素瘤患者在诊断时即存在脑转移,高达75%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在死亡时存在脑转移。黑色素脑转移瘤(MBM)患者的预后普遍不佳,中位总生存期(OS)很少超过6个月

【知识点3随着对黑色素瘤生物学及其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深入了解,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选择大大增加。免疫疗法的出现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等局部治疗方案的改进,促进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患者的预后也明显改善,中位OS超过了2年。手术切除是恶性黑色素瘤脑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可以快速缓解症状,还可以获得用于诊断和分子检测的组织样本靶向药物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治疗中注意事项

1、脑肿瘤切除术后,因脑神经功能障碍、昏迷、麻醉、手术创伤等,同时术后卧床时间长,病人的吞咽、呛咳反射能力都比较差,出现误吸和坠积性肺炎的几率很高。术后需抬高床头减少返流误吸,翻身拍背排痰、积极刺激病人咳嗽排痰,促进肺复张尽量避免出现误吸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一旦出现肺炎,需要强化上述治疗措施,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辅助通气。

2、脑肿瘤切除术后,各种管路的管理及维护很重要。保持颅脑各种引流管的通畅和清洁无菌,避免出现致命性颅内感染;避免泌尿系感染,加强尿管管理,定期会阴消毒和及时更换尿管是关键;动静脉留置管路的管理也很重要,定期检查消毒,及时评估病情,尽早去除减少感染几率;留置胃管,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提高患者营养支持能力对患者病情恢复极为重要。

3、术前科学规划手术方案,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术毕分层严密缝合切口,术后及时变换体位,避免手术伤口长时间受压,是促进手术伤口顺利愈合的关键。否则可能导致伤口愈合不良、脑脊液切口漏等情况,并可能继发颅内感染。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注意切口无菌护理,确保伤口顺利愈合。轻微的脑脊液漏大多可通过保守治愈,部分重症患者需二次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该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言语及肢体运动等神经功能均未受到影响,治疗1周后伤口痊愈出院,嘱其术后1月开始后续放化疗治疗,同时定期复查头颅CTMRI影像,了解病情预后情况。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按时服药,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戒烟限酒,清淡饮食,营养均衡,避免吃过甜、刺激性食物,不要吃烧烤、腌制的食物。

2.、营养支持,保持大便通畅,高蛋白、高钙类饮食:喝牛奶,多吃鸡肉、鱼肉、蛋清、豆类、坚果类以及新鲜蔬菜类食物等。

3、定期复查警惕头颅CTMRI影像,了解肿瘤是否复发情况,同时关注脑肿瘤后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癫痫、脑积水等,必要时住院治疗。(文/神经外科 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