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大鱼大肉后“菊部告急”?节后肛肠急救指南

每逢佳节,丰盛的美食总是让人难以抵挡,一顿顿大鱼大肉下肚,肠胃和“菊部”却不堪重负。节后,不少人发现自己陷入了肛肠问题的困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快速解决呢?

一、节日饮食“后遗症”

1.痔疮肿胀

假期里,大量油腻食物的摄入,会使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变得干结。当干结的粪便排出时,会对肛门周围的静脉丛产生较大压力,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引发痔疮肿胀。原本就有痔疮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痔疮会更加严重,出现疼痛、坠胀等不适症状。

2.便秘

油腻食物通常缺乏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是促进肠道蠕动的重要物质。当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时,肠道蠕动减缓,粪便难以顺利排出,就会引发便秘。此外,节日期间人们往往作息不规律,运动量减少,这也会进一步加重便秘问题。便秘时,排便需要更大的力气,这不仅会让肛门承受更大的压力,还可能导致肛裂。

3.肛裂

干结的粪便在排出时,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容易划破肛门周围的皮肤,造成肛裂。肛裂会引起剧烈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时,疼痛会更加明显,还可能伴有便血。而且,肛裂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引发感染,形成肛周脓肿,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二、3步快速缓解法

1.饮食急救

燕麦粥: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将燕麦与水按1:3的比例熬煮,每天早餐食用一碗,可有效改善便秘。

蒸苹果:苹果中的果胶在蒸熟后,能吸收肠道内的水分,使粪便变得松软,易于排出。每天吃1 - 2个蒸苹果,有助于缓解便秘。

芹菜汁:芹菜是膳食纤维的“富矿”,将芹菜洗净榨汁,每天饮用一杯,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000-1500毫升,可分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

2.外敷消肿

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痔疮肿胀和疼痛。准备一条干净的毛巾,用冷水浸湿后,轻轻拧干,敷在肛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注意不要直接用冰块冰敷,以免损伤皮肤。

3.应急药物

乳果糖:是一种温和的缓泻剂,通过调节肠道内的渗透压,使粪便变软,促进排便。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一般成人起始剂量为每日15 - 30毫升,可根据排便情况调整剂量。但患有肠梗阻、糖尿病的患者禁用。

开塞露:能润滑肠道,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反射。使用时,将开塞露前端插入肛门,缓慢注入药液,然后保持侧卧姿势5-10分钟,让药液充分发挥作用。但开塞露不宜长期使用,否则会产生依赖性,损伤直肠黏膜。对开塞露过敏者禁用。

三、警示信号

如果出现便血持续3天以上,或者肛门剧痛难以忍受的情况,一定要立即就医。这可能是肛肠疾病加重的表现,如痔疮嵌顿、肛裂加深、肛周脓肿等,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文/王凯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肛肠二区)


(编辑/王伟琰 审核/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