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假期即将来临,很多人即将踏上返乡探亲或外出旅行的路途,然而在享受归家或旅行喜悦的同时,有一种疾病风险可能已经悄悄找上门,它就是"经济舱综合征",严重时可导致血栓甚至危及生命!
一、什么是经济舱综合征?
经济舱综合征亦称“旅行血栓症”或“牌桌综合征”,医学上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表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严重情况下可导致休克或猝死。
由于经济舱座位空间较为狭窄拥挤,长时间无法移动双脚,可引起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减慢、淤滞,最终形成血栓,甚至脱落到肺部导致肺栓塞,因此最早以“经济舱综合征”来命名。
节假日亲朋聚会打牌,久坐不动、喝水少、抽烟多也容易导致这种状况。春节假期中拥挤的车厢、长途自驾、通宵电玩等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场景都有相似的危险因素。
二、经济舱综合征的典型症状
最初的症状往往是下肢肿胀,亦或肢体肿胀不明显,仅仅是小腿酸胀疼痛不适,行走活动后疼痛症状加重,其实这时候可能下肢已经形成血栓!但往往会被忽视,甚至会按压胀痛的肢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肺动脉,可能造成肺动脉栓塞,出现心慌、胸闷、憋喘、咳嗽、咯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三、个体危险因素
高龄、肥胖、静脉血栓史、恶性肿瘤、妊娠、口服避孕药及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等危险因素导致血液凝固因子活性增高,静脉壁弹性下降,血栓形成个体风险增加。
四、如何预防出现“经济舱综合征”?
预防经济舱综合征的关键在于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动起来:在长途旅行过程中,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可以规律活动双脚或双腿,进行“提膝、踝泵、绕趾、贴胸”等下肢运动动作。在飞机、火车、汽车等空间有限的地方,条件允许时可适当走动、做伸腿运动。长途自驾者,建议合适条件每隔2小时,在服务区休息下车活动数分钟,也可休息时将双腿抬高,促进静脉回流。
2、多喝水:多喝水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粘滞度、缓解血稠,成人每天的正常饮水量约2L,但有心血管或肾脏基础疾病、高龄的人不能过量饮水,否则会增加心肾负担。同时避免过度饮用有利尿作用的酒类、咖啡及茶,以免脱水造成血液浓缩。其实去倒水喝和上厕所也能改变坐姿,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静脉栓风险。
3、穿着宽松:建议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高危人群可以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穿戴医用弹力袜,有助于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4、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仅建议适用于高危人群,并且应在专业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对于既往有血栓病史的患者长途旅行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是否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春节假期旅途及聚会,在享受阖家团圆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自身的健康风险。通过了解经济舱综合征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大大降低罹患该病的风险。祝愿每一位归家的旅人都能平安健康地与家人团聚,共度一个温馨美好的春节!(文/袁向科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周围血管科)
(编辑/王伟琰 审核/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