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变冷,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正式进入供暖季。有了暖气,就告别了手脚冰凉,但是在享受“暖冬”的同时,一定要警惕“暖气病”,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不要因为贪暖而加重疾病。
什么是暖气病?
“暖气病”并不是医学上的一种疾病名称,它是指因冬季室内暖气开放,人们长时间处于温暖密闭干燥的环境中,身体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统称。具体有以下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可能出现咽干、咽痒、咳嗽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诱发旧疾急性发作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温暖干燥的空气会使呼吸道黏膜水分大量散失,导致黏膜干燥,降低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更容易侵入人体,同时长期密闭的空间空气质量变差,含氧量降低,导致机体缺氧,出现一系列缺氧症状。
皮肤症状:皮肤容易干燥、瘙痒,甚至出现脱屑、皲裂等情况。这是由于干燥的环境使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而油脂分泌相对减少,导致皮肤失去水分和油脂的保护,变得干燥粗糙。
心血管系统症状:可能会感到心慌、胸闷等。在干燥的环境中,人体水分丢失较多,血液黏稠度会增加,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同时密闭空间缺氧都会给心脏带来一定的负担,从而引发不适症状。
引发原因:
环境因素:供暖期间,室内温度较高,一般能达到 20℃以上,甚至更高。同时,由于门窗紧闭,空气流通不畅,室内湿度往往较低,通常在40%以下,人体适宜的湿度范围是40%-60%。这种高温干燥的环境为“暖气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生活习惯因素:冬季人们减少户外活动减少,长时间待在室内,并且由于室内温暖,人们穿的衣物相对较少,身体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可能会有所下降。此外,一些人在冬季可能会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导致体内燥热,加重“暖气病”的症状。
在冬季,尤其是在有暖气供应的环境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养肺并谨防“暖气病”。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负责气体交换,吸入清气,排出浊气。黄帝内经讲“肺为娇脏”,肺是最早接触外界的内脏器官,外界空气中的不良因素最容易伤到肺;“肺喜润勿燥”,干燥的空气很容易伤到肺;“肺主治节”,全身的气血运动都要靠肺治理调节,所以冬季养好肺才能温暖一冬天。
怎样预防暖气病呢?
1、保持室内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 40%-60%之间,也可以在室内放置水盆、湿毛巾等,或经常拖地来增加空气湿度,或者多养一些绿色植物,如绿萝、吊兰等,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湿度。
2、适当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 2-3 次,每次15-30分钟,在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还要注意避免在雾霾天等空气质量较差的时候开窗。
3、多补充水,合理饮食:保证每天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补充身体因干燥而流失的水分。可以多喝温开水、蜂蜜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梨、苹果、黄瓜、西红柿等,这些食物富含水分和维生素,有助于预防干燥。多吃一些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如梨、银耳、百合、萝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4、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肺部功能,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减少暖气病的发生。但要注意避免在寒冷的室外长时间运动。
5、注意保暖:供暖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外出时要注意保暖,佩戴口罩、围巾等,避免寒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室内温度也不宜过高,一般保持在18℃-22℃为宜,可以通过调节暖气阀门来控制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减少进出房间时因温差导致的身体不适。
总之,在冬季保暖养肺的同时,一定要警惕暖气病的发生,保持室内环境舒适,保护肺部健康,让我们能够度过一个温暖而健康的冬天。(文/王艳梅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肺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