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痔疮,估计大家都不陌生,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发病率在肛肠疾病中位居首位,在肛肠门诊中就诊最多的就是痔疮患者。
痔疮的成因
1. 不良的排便习惯
长时间蹲厕所是导致痔疮的一个常见原因。很多人在如厕时喜欢玩手机、看书等,一蹲就是十几分钟甚至半小时以上。这种长时间的蹲姿会增加腹压,阻碍直肠静脉血液回流,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痔疮。另外,便秘或腹泻也与痔疮密切相关。便秘患者排便困难,用力排便时,会使直肠肛管部的静脉压力升高,导致静脉丛曲张。而长期腹泻则会使肛管受到频繁的刺激,引起局部充血,同样增加痔疮的发病几率。
2. 饮食因素
经常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经常饮酒,会刺激直肠和肛管黏膜,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痔疮发生的可能性。此外,膳食纤维、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会导致大便干结,不易排出,进一步加重直肠肛管部的负担,促进痔疮形成。
3. 久坐久站
办公室职员、司机等职业,长时间处于久坐状态,而教师、售货员、交警等职业人群则需要长时间站立。无论是久坐还是久站,都会影响直肠肛管部位的血液循环,血液容易在静脉丛中淤积,从而引发痔疮。
4. 妊娠
怀孕期间,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导致盆腔内的血管扩张。同时,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不断增大,会压迫盆腔内的静脉,阻碍直肠静脉血液回流,使得痔疮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而且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用力屏气,也会进一步加重直肠静脉丛的淤血,导致痔疮加重或新的痔疮形成。
5. 其他因素
如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静脉壁弹性减弱,容易出现静脉扩张,也是痔疮发病的一个因素。另外,长期的腹压增高情况,如患有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等疾病,也会促使痔疮的发生。
痔疮的症状
1. 便血
这是痔疮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内痔。便血的颜色鲜红,多在排便后出现。初期可能是厕纸上带血,之后可能发展为点滴状出血,严重时呈喷射状。长期便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贫血,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2. 疼痛
外痔在发生血栓或炎症时,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内痔一般在脱出嵌顿,即不能回纳肛门内,并且发生水肿、坏死时,也会引起剧烈疼痛。混合痔由于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特点,同样可能出现疼痛症状。
3. 脱出
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能在排便后能自行回纳,但随着病情加重,脱出的肿物可能需要用手推回,甚至在行走、咳嗽等腹压增加时也会脱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瘙痒
由于痔疮会导致肛门周围分泌物增多,这些分泌物会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如果患者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进一步加重不适,还可能引发肛周感染。
痔疮的治疗
1. 一般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的痔疮,如仅有少量便血或轻微脱出,可先采用保守治疗。包括调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坐浴等。坐浴可以使用温水或医生推荐的药物溶液,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天坐浴1 - 2次,每次15 - 20分钟。坐浴可以清洁肛门周围皮肤,缓解疼痛和瘙痒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可以在肛门局部涂抹一些具有消肿止痛、止血等作用的药膏。
2. 药物治疗
根据痔疮的症状,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如果便血较多,可以口服一些止血药物或使用具有止血作用的栓剂。对于疼痛和肿胀明显的情况,可以使用含有消炎、止痛成分的药膏或栓剂。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3. 手术治疗
当痔疮症状严重,如内痔脱出不能回纳、大量出血导致贫血、外痔疼痛剧烈、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如果出现疑似痔疮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因为害羞或忽视而延误病情。日常要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所。一般建议排便时间控制在3 - 5分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适量摄入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芝麻等。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踮脚尖、深蹲等,促进下肢和盆腔的血液循环。另外提肛运动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预防痔疮有一定作用。提肛运动,即收缩肛门,就像忍住排便一样,每次收缩持续3 - 5秒,然后放松,重复10 - 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 - 4组。(文/李培培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