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肺病科在宣教室开展了“慢阻肺宣教会”,会上通过详细解读肺功能的重要性及掌握吸入装置的正确应用,让现场患者切实感受到了慢阻肺是可防可治的一种慢性疾病。
今年慢阻肺日的主题是“知道你的肺功能”,旨在强调肺功能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慢阻肺?怎么诊断慢阻肺?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确诊需进行肺功能及胸部影像学等检查,“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70%可确定为存在气流受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 吸烟: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不仅对气道和肺组织造成损害,还对皮肤、口腔、牙齿有损害,可引发多种疾病,吸烟可致癌已是公认的事实。
2. 空气污染:包括室内空气污染和室外空气污染,如雾霾天气、烹饪烟雾、工业废气等,长期暴露会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
3.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粉尘、重金属颗粒或有害气体等,也会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
4. 早年事件:如低出生体重、儿童期呼吸道反复感染等,也会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
怎么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戒烟:要加大戒烟宣传,同时避免二手烟暴露。
二、空气污染防护:提倡厨房通风改造和炉灶改造,雾霾天气减少外出、佩戴口罩。
三、职业防护:改善工作场所环境,减少职业环境中粉尘、重金属颗粒及有害气体暴露。
四、预防感染: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道感染,减少支气管、肺发育阶段的损伤。
五、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怎样及时发现并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患病率高,肺功能检查率低,慢阻肺知晓率低,病人依从性差,部分病人认为咳嗽咳痰不能根治,而拒绝治疗,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所以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至关重要,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
当高危人群出现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时,需到医疗机构或呼吸专科门诊进行慢阻肺的筛查,必要时需进行肺功能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提倡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1次肺功能。(文/刘艳艳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肺病科)
(编辑/王伟琰 审核/李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