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适时的“躺平”或运动,从容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突出了么?”

“除了腰间盘,哪哪都不突出,扶我一把,我要躺平……”

对话虽有戏谑成分,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年轻化确为当前现实。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区别?突出了,该加强锻炼还是该躺平休息?我们就以上困惑进行厘清说明。

腰椎间盘的作用

腰椎间盘是位于相邻两节腰椎椎体之间的解剖结构,由位于中央的髓核、包绕髓核的纤维环,以及软骨板组成。腰椎间盘起着弹性垫减震的作用。髓核内的含水量随年龄和载荷的不同变化较大,出生时含水量达90%,含水量变化时椎间盘的黏弹性也会改变。纤维环斜行紧密分层排列,包围髓核,构成椎间盘的外围部分,纤维环可能因为长期姿势不当或外部冲击造成松动,一旦纤维环松动,髓核就发生移位,发生膨出、突出或脱出。

腰椎间盘突出VS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这其实只是一种病理改变或生理退变,或影像学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是指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症。

腰椎间盘突出需不需要治疗,关键是有没有“症”。只有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根,引起了各种临床症状,我们才能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表现为腰疼、臀部及下肢酸困、疼痛、麻木,行走困难等。

根据人体解剖检查材料证实,约有30%的人存在椎间盘突出,并无腰腿痛病史。也就是说,即使是CT或MRI也可能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只要没有相应症状,就无需有压力,基本属于生理性退变,可以不做处理。

“躺平”好还是锻炼好

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后,“伤筋动骨一百天”,腰突本就属于损伤性的问题,所以多休息也有助于腰突的恢复,一些康复运动也有助于腰突的恢复,需要明确目前处在哪个阶段,即急性发作期或缓解恢复期来选择。

急性期多“躺平”

腰椎间盘突出症处于急性期时,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突出会导致腰部神经根或者马尾神经受压、神经根水肿或充血严重。在这个阶段,患者往往疼痛难忍,不能正常活动。主要是由于椎间盘压力的增高,比如突然搬重物造成椎间盘压力增高,就可能发生纤维环的破裂。另外长时间蹲在地上、久坐,频繁或者长时间弯腰等,这些都会让腰椎间盘压力过高,就容易造成纤维环的破裂。而如果在椎间盘高压的情况下,再进行腰椎扭转等运动动作,纤维环在这种剪切力和高压的作用下,破裂的就会更快。

因此,在此期建议多躺平,尽量减少脊柱上的机械应力,避免神经根水肿和周围无菌性炎症的进一步加重。躺平不等于绝对卧床,在可承受范围内,可进行正常吃喝、上厕所以及房间内走动,情况好的也可以工作,但要避免久坐、弯腰、负重等,除此以外,为了减少疼痛和促进水肿的吸收,还可以综合应用一些中药或物理治疗。

缓解期宜运动

急性期一般持续2-3周会转变为缓解期或恢复期,缓解期疼痛可能因劳累受寒等外界因素间断发作,口服或者外敷相关治疗就可以缓解,这种情况下以椎间盘不负重为原则,可以适当进行一些锻炼。比如做燕飞、臀桥等,可以增加腰背肌的强度,从而间接的维护了脊柱的稳定性。另外游泳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借助水的浮力,锻炼的同时不对椎间盘产生压力,减轻脊椎、肌肉及关节的重力负担,缓解腰突的症状。

锻炼计划应根据自身的具体需求、疼痛程度和功能限制进行个体化。通过科学的锻炼和适当的休息,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有效地控制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文/郭喜钦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骨病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