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医院,都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就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临床中,有很多孩子会表现为:反复高热,经常头晕头痛,时不时胸闷胸痛,突然不能行走……完善相关检查后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往往疗效不佳。门诊上接诊了不少厌学、弃学,甚至发生自残自伤行为的孩子,与同道交流,有这些困难的孩子和家庭有日益增多的趋势。那么这些孩子究竟怎么了?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童年情绪障碍”。
根据《美国国家精神医学会精神疾病诊断手册》 第五版(DSM-V)情绪障碍定义为:正常情感反应的夸张、混乱或减退,分为情感淡漠、情感高涨、情绪抑郁、情感倒错、情感爆发、病理性激情以及焦虑恐怖等。可见情绪障碍是指一组精神行为疾病,临床表现为儿童离别焦虑症、学校恐怖症、躯体化障碍、儿童强迫症、儿童抑郁症。其中焦虑和抑郁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临床表现。
《2023年度中国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高中生抑郁检出率为40%,初中生抑郁检出率为30%,而小学生的抑郁检出率为10%,这个数据确实让人触目惊心,不过这是指情绪倾向,而非诊断。西南大学心理学博导杨东教授研究认为:约0.5%-1%可能发生危机事件,约1%-3%需要药物干预,约60%是健康的,即这些孩子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喜怒哀乐悲忧惊恐是人类遇到不同境遇的正常反应,这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以及医务工作者识别的。中间这段30%-40%的孩子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那么引起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大方面的原因有两点:
1、科技的进步让大脑与数字技术共舞,而身体在数千乃至数万年的进化中仍渴望与自然界的人事物相处,简言之:人不接地气了!所以,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都是父母或孩子的错;
2、物质生活的丰富让人们的需求从生存需求、安全需求迈向归属需求、尊重需求甚至自我实现,这是一把双刃剑,是挑战也是机遇,这是共性问题,表现为大多数人都觉得父母小时候不是事儿的事儿现在成问题了。具体原因经过社会学家、心理工作者的调查研究有以下三个:
①人际关系。有些孩子不善于去跟周围的人事物交流,在沟通中出现了困难,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②跟父母的冲突。有些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了很多冲突,有的是家庭气氛差,导致孩子有情绪方面的问题。
③学业问题。有些孩子渐渐出现学业压力,有想保持好成绩;有的觉得自己怎样都赶不上;还有既想好又不愿付出努力的。
当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应对,孩子就会出现很大的情绪负荷。加之儿童对情绪的识别和表达较弱,他们便会用一些躯体化来表达,甚至是自残行为来表达。当大人看到孩子情绪波动较大、行为失当却又无能为力时,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你怎么了?你倒是说啊!……这个时候不但不能引导孩子舒缓情绪,反倒阻碍了孩子的情绪表达,使其情绪的张力更大,行为更失当。童年情绪障碍会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演化为更严重的精神问题。
那么,当孩子面临情绪困扰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在沟通中多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状况,比如是否开心,跟朋友相处如何,不能只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和表现。不说教,用平等、开放的心态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2、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引导他表达情绪,并接纳他的情绪。可以对他说"我看到你哭了,你是不是很伤心?你需要我做些什么吗?"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
3、建立舒适的亲子关系。
创造愉快的亲子时光,进行都感兴趣的活动。比如散步、共同完成手工作业、在固定时间聊天谈心、分享见闻或吐槽心里的不爽。
4、适当的体育运动。
运动可以释放能量,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跳绳、跑步、打羽毛球等体育锻炼,即便是你追我赶的游戏。
5、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鼓励孩子追求他们的兴趣,如参加cosply、收集手办、书籍,下棋、素描、跳舞等。
如果孩子情绪障碍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建议孩子进行系统的心理咨询、同时看精神科,必要的时候用一些药物治疗甚至危机干预。切忌讳疾忌医!
对父母而言,养育孩子的意义除了养儿防老,更深层的是透过孩子的成长完善自己的生命,然后协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家庭支持是孩子康复的重要要素之一。在孩子病情的发生、发展及康复中,父母及其他养育者要尽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进行正确、科学的教育与辅导。(文/王晓利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