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的“五高”特点。我国约每11秒钟有1人罹患中风 ,世界范围内,约每6秒钟有1人死于中风。2024年5月25日是第19个“世界预防中风日”,其设立的初衷是让人们认识中风、预防中风,尽力避免中风发生。
什么是中风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因其发病急、来势凶、变化快,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古代医家取类比象而名之为“中风”;又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之为“卒中”。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我国古代医籍多有记载,如《黄帝内经》《金贵要略》及历代医籍对中风的诊断、治疗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类,缺血性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占中风发病率的80%左右,出血性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如何快速识别中风
中风“120”是识别中风简捷有效的办法: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流利”。
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2021年7月,中国卒中学会在第七次学术年会期间正式发布了识别卒中早期症状的“BE FAST口诀”。前5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最后1个字母是提醒一旦发现卒中症状,就要马上拨打急救电话,立刻就医。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头晕或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不清、视野缺损;
“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伸舌偏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糊、找词困难、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中风原因及预防
中医认为中风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失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随血逆、肝阳暴张、内风眩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
现代医学认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性和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性危险因素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脑卒中可防可治,一级预防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根本措施。
我们把卒中危险因素编成顺口溜以便于大家记忆:
三高吸烟与房颤,家族肥胖不锻炼;
既往卒中TIA,危险因素要记全!
大家可以逐项对照,看看十大危险因素自己占了几条,要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
得了中风怎么办
一旦发现疑似中风,应即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就诊!且莫等待家人赶回家中后再送医就诊,以免耽误最佳救治时间!在等待120接诊期间如果有条件的话可给患者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若患者意识不清,可让其平卧,头部偏向一侧,去掉口中假牙,防止痰液误吸,在未明确患者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之前,且莫自行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血栓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自2016年以来,应国家卫计委要求,各大医院纷纷建立卒中中心,专门为中风患者开启急救绿色通道,病人到院后有专门的医护接诊、陪检,快速完善生化、头CT等检查,明确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
如果是缺血性中风,当脑血管闭塞后,每延迟治疗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脑细胞因缺血而坏死,因此通过药物和器械恢复脑组织血流的再灌注(再通)治疗,是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的关键,也是特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的致残率、致死率;溶栓治疗在病情符合条件下也是有效治疗办法。无论静脉溶栓还是介入动脉取栓治疗,治疗越早血管开通可能性越大,出血风险相对较小。
如果是出血性中风,出血量大时需要神经外科行颅内血肿清除术;若小量出血,可内科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如果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5%左右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需要进一步完善CTA检查,查找颅内动脉瘤,并根据病人和动脉瘤情况决定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还是外科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
预防中风,需要我们控制卒中危险因素、规律生活作息、保持情绪舒畅,防“风”杜渐,才能不让中风来!(文/王改凤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脑病科神经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