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持续巩固消除成果”。
疟疾又被称为“打摆子”,是威胁全球人类生命与健康的恶性传染病。疟疾是由感染疟原虫引起的,是一种寄生虫病,能危及生命,且存在重复感染的风险。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与疟疾进行着一场持久的较量,世界上众多名人都曾与之抗争。值得一提的是,中医在疟疾的治疗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黄帝内经》对疟疾的病机和针灸治法有所记载;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更深入地认识到疟疾的周期性发冷发热等症状;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详细记载了多个治疗疟疾的方子,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治疗经验。不仅如此,现代中医药学也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屠呦呦通过深入研究,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这一发现为全球疟疾防治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青蒿素的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疟疾的死亡率,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挑战。尤其在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疟疾疫情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需努力。我国在消除疟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仍有必要向公众众普及疟疾防控知识,携手防疟护健康,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
一、疟疾的奥秘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在人体血液内所引起的传染病。这些微小的疟原虫通过蚊子的叮咬吸血传播给人类,夏秋季节是高发期。目前已知的疟原虫有四种,它们引起的病症表现不尽相同,但都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的损害。
二、易感人群与风险区域
疟疾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所有的人均可感染,并且可以重复感染。经常到河谷地带劳作、住在天棚或从事森林野外作业、到疟疾流行地区工作、出入边境等,都是感染疟疾的高风险因素。此外,非洲、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南美、太平洋岛国等地区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前往这些地区的人员需特别警惕。
三、传播途径多样化
疟疾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雌性按蚊叮咬皮肤传播,这是疟疾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二是通过输血传播,因此,在输血过程中需严格筛选血液,确保血液安全;三是母婴传播,即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疟疾,可能将疾病传染给胎儿,导致先天性疟疾。
四、症状识别与诊断要点
疟疾症状独特,需高度警惕。典型表现为先冷后热再出汗,发热时体温骤升,伴头痛和全身酸痛。间日疟隔天发作,恶性疟则不规律。然而,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仅似感冒,易误诊。除临床表现外,流行病学史亦关键,如疟疾流行区夜间停留史或近期输血史。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涂片显微镜检查、RDT快检试纸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疑似疟疾,应及早就医,确保准确诊断与治疗。
五、及时就医是关键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现疑似疟疾的症状,务必尽快就医。疟疾经过及时治疗可以挽救生命,及时就医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旅行史进行诊断,一旦确诊,会给予抗疟药物等综合治疗。在大多数情况下,经过规范治疗,患者都可以痊愈。
六、预防疟疾有妙招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一是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的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二是如果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以防止蚊虫叮咬;三是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四是房屋安装纱门、纱窗,阻止蚊子进入室内。此外,还可以通过铲除蚊子的孳生地、杀灭成蚊等方法来预防疟疾。
同时,计划前往疟疾流行区的,务必提前做好防蚊灭蚊措施。在旅行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蚊虫叮咬。回国后,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一旦出现疑似疟疾的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文/胡旻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疾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