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春季怎么养生?中医有4个推荐

春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也进入最活跃的时期,然而“百草萌芽,百病易发”,在此提醒大家,我们应根据春季阳气升发、乍暖还寒的季节特点,科学合理的调节自己的日常起居,规范自己的饮食、睡眠、生活习惯,来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达到养生健身、预防疾病的目的。

1.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刚刚经过寒冷的冬天,春回大地,人体阳气开始趋向肌表,相应的人体抵抗寒冷的能力也会有所降低。并且春天经常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人体极易出现感冒、发烧等各种疾病。因此,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春捂”,来减少疾病的发生。从穿衣的角度,我们可以采用洋葱穿衣法,内层选择材质柔软的衣物如衬衫等,中层选择保暖的毛衣、马甲,外层选择防风的外套,使自己的穿衣达到保暖与方便穿脱的目的。当然,捂也要有一定讲究,研究表明,15°C可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在15°C以上且相对稳定时,我们就可以“不捂”了。

2.养肝护肝,脾胃则安

俗话说“胃是喇叭,肝是哑巴”,指的是由于胃部受到中枢神经和肠道神经双重支配,并且胃内壁有一层非常脆弱的胃黏膜,通常情况下,胃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由于肝脏实质没有感觉神经,当肝脏有病变时,一般不会引起疼痛,只有肝脏因为疾病肿大影响到包膜时才会引起疼痛。并且在肝功能失代偿期,肝脏的解毒和代谢功能基本可以得到保证,因此肝的问题也往往容易被忽视。

春在五行中属木,在人体的五脏中肝也是属木,因此春气通于肝。春季则肝气旺盛,顺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来养肝护肝在春季是最合适的。春季万物生长,植物也开始长出嫩芽,我们可以食用一些应季的食物,比如豆芽、香椿、春笋等芽类食物来促进阳气的升发,肝气的疏通。同时,还可食用辛温发散的食物来帮助机体阳气的升发,如香菜、韭菜、大蒜等。《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此,我们也应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比如梅子、杏等。同时,增加食用固护脾胃的食物,如山药、大枣等。

3.夜卧早起,舒缓情志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提示我们应该晚睡早起,并且最好是散开头发,舒缓形体,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肝脏排毒在睡眠中才能进行,具体时间主要是在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3点,因此,我们尽量在此时间段内保证自己在睡眠状态。

春季作为一年中气温、气压、气流等变化最大的季节,很多人会在春季出现冲动易怒、工作效率低等各种生理、心理上的不适。且刚刚度过一年中最放松的春节,需要重新调整生物钟来适应,这也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所以春季更应该顺应节气特点,调节情绪,与自己的情绪达成和解,使自己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状态。同时,也要尊重天地万物焕发生机的权利,即“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状态。

4.春梳千遍,病少一半

人体的十二经脉中,手三阳的经脉从手走向头部,足三阳的经脉是从头走向足部,所以我们称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为一身的主宰。由于头部循行经络很多,因此头部也成了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各条经络的相互连接使头部与全身脏腑器官建立紧密联系。若头部经络畅通,则会神清气爽,反之则可能会出现头脑昏沉等不舒服的症状。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有云:“一日三篦,发须稠密”。即是指通过经常梳头来刺激头部经络穴位,可实现滋养毛发,疏通气血的目的。《养生论》中也提到:“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再次给我们强调了春季勤梳头、多梳头具有通达全身阳气,强身健体的重要意义。(文/李欢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