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你家孩子是“汗狗子”吗?

小儿时期常被戏称为"汗狗子",其实是因为他们的生理特点造成的。小孩皮肤薄嫩,热量大部分通过皮肤散发,所以容易出汗,所以小儿多汗大部分是生理性的,不必过于紧张。那怎么判断小儿日常多汗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呢?

生理性多汗的特点:

汗量一般;

汗出部位均匀;

时间不固定;

伴随症状不太明显;

实验室检查通常没啥异常。

如果小儿生长发育良好,精神活泼,皮肤润滑,又没有其他病症,一般不用太过担心。

病理性多汗的特点:

汗量过多;

汗出部位固定,比如头颈部、手足心,或者身体某一部分;

出汗时间比较有规律,比如夜间、下午、空腹等;

多伴随其他症状,比如头发脱落、夜间惊醒、低热、咳嗽等;

实验室检查可能显示异常,比如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沉等指标不正常。

小儿多汗可以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

实证:多汗可能是因为湿热、积热迫蒸津泄,常见于吃得太油腻。

汗出又黄又臭:湿热迫蒸证,汗多、部位明显,汗渍黄,味道大。多见于小肥娃,嘴巴臭、口渴、大便臭秽等症状。

虚证:可能是体虚腠理不固,津液外泄,常见于肺气虚弱、气阴亏虚、营卫失和。

一动就出汗:肺气虚弱证,以自汗为主,多伴疲倦、面色苍白等症状。

入睡后汗多:气阴亏虚证,以盗汗为主,伴有焦虑、心悸、睡眠不安等。

出汗又怕冷:营卫失和证,以自汗为主,怕冷怕风,多见于瘦小娃,腹痛、喜温喜揉等症状。

实用妙招:

中医说“血汗同源”,长期多出汗容易导致阴液损伤,影响气血平衡。以下是一些中医的实用妙招:

1、好吃的药膳

生地黄糖水:滋阴补肾,可以生地黄和冰糖煮成水饮用。

枸杞山药粥:益气养血,由枸杞子、山药、粳米煮成粥。

2、按摩穴位

涌泉穴:在脚底第二、三趾趾缝中点,按摩可以益气补肾。

太溪穴:在小腿胫骨下缘三寸,按摩可以调理脾胃,增强体质。

3、调整生活方式

适度运动:户外活动有助于调理气血,增强免疫力。

合理睡眠: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整生物钟。

4、中药调理:

黄芪党参汤:补气养血,包含黄芪、党参、白术等中药成分。

六味地黄丸: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多汗,有补肾养阴的效果。

总的来说,小儿多汗可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有明显症状或持续不退,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小儿的健康成长也有益处哦!(文/张凯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