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今年65岁,五年前确诊为肺癌,经系统治疗后还是出现缓慢进展,近期腰痛加剧,到医院复查后,发现腰椎出现新发转移灶,医生经过综合治疗,奥施康定每天用到100mg后,效果依然不理想,老先生每天还是疼痛的难以入眠。一次护理查房中,细心的管床护士发现这一状况,经与医生充分沟通,并取得家属同意后,决定采用一种新的针刺法辅以治疗,选择了双下肢的两区进行穿刺,将针灸针沿皮下刺入,然后将针柄用胶布固定在皮肤上。留针半小时后,李先生竟然感觉疼痛明显减轻了。
李先生接受的这种针刺到底属于什么治疗呢,它和传统的针灸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李先生的这种治疗学名叫“腕踝针”,是根据经络学说,按照病症在身体不同部位的表现,在手腕或足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循着肢体纵轴行皮下浅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属于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该疗法是第二军医大学张心曙教授于1966—1975年在用电刺激疗法治疗以神经症为主的疾病的经验基础上,受传统经络学说、耳针、穴位和针刺法的启发,从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新的针刺疗法。
与传统针灸相比,腕踝针更便利安全,治疗时不需脱去衣物,只要露出手腕、脚踝即可,且不受时间、环境和季节的限制。由于腕部、踝部并没有重要组织和器官,所以只需避开皮下明显的血管,一般不会发生针刺意外,即使是痛觉敏感人群也能忍受针感。针刺入后留针期间,肢体活动不受影响,并能随时观察疗效。腕踝针应用范围很广,尤以治疗各种痛症疗效最为显著,比如各种急性扭伤、肩周炎、头痛、痛经、癌性疼痛、术后疼痛等,对失眠、焦虑、高血压、中风偏瘫等也有一定效果。
腕踝针如何操作呢?
针刺点的选择:
腕踝针疗法源于经络学说,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四肢部靠近躯体正中线的内侧为阴,外侧为阳。由此,可以把躯体分为6个纵区,即阴面和阳面各3个纵区,为了简便起见,用数字1~6编号,其中1、2、3区在阴面,4、5、6区在阳面,上下肢同躯体相对应。当躯体某纵区内出现病症时,在腕踝部同一编号区内给予刺激,即可出现相关反应。这样,只要找出病症所在的区就可确定治疗的刺激点。
选穴原则:
(1)上病取上,下病取下。
(2)左病取左,右病取右。
(3)区域不明,选双上1穴。
操作流程:
1.定位:根据患者疾症,按区选择正确的针刺部位。
2.消毒:局部皮肤消毒以进针点为中心,直径大于5cm。
3.进针:核对患者信息、确认针刺部位,左手固定在进针点下部,右手持针柄,针尖朝向病变部位,针身与皮肤呈30度快速刺入皮下。
4.行针、调针:将针紧贴皮肤表面,刺入皮下浅层,若病人有酸、麻、胀、痛等感觉,说明进针过深,需调整。
5.留针:用一次性无菌敷贴固定针柄,让患者活动针刺侧肢体,询问有无不适,留针30min,病情严重者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最多不超过24小时。
6.拔针:一手捻动针柄,将针退至皮下,迅速拔出,另一手拇(食)指按压针孔周围皮肤,轻压片刻,以防出血。检查针数,防遗漏。
注意事项
1.腕踝针在针刺时要求30度皮下浅刺,针身仅在真皮层,即横卧真皮下,针刺方向朝向症状端。行针以下有松软感为宜,不捻转不提插,一般无酸麻胀感,如出现针感时,应及时调整针的深度和方向。
2.患者在饥饿、疲乏或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针刺;针刺时应避开皮肤感染、溃疡、疤痕或肿瘤的部位,有严重出血倾向,高度水肿者不宜针刺,女性在月经期及妊娠期内者不宜针刺。
腕踝针技术目前作为中医三新技术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凭借其安全简便、疗效显著等优点,已深受临床医护及患者的欢迎。相信随着应用越来越广泛,理论越来越成熟,腕踝针定能为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增光添彩。(文/苏丽娜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肿瘤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