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病毒感染后的咳嗽在临床越来越常见。咳嗽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自我保护性反射,有助于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异物和病原体,但频繁或剧烈的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同时咳嗽产生的飞沫增加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对此,大家应该怎么做呢?
在流感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感染后都可出现咳嗽,其中以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最为多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鼻塞、流涕、头痛乏力和畏寒发热等急性期症状缓解后,其咳嗽症状仍反复,可持续3~8周。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具有一定的自限性,通常能自行缓解,但少部分患者会迁延不愈,其咳嗽症状持续时间超过8周,发展成为慢性咳嗽。
流感后咳嗽的特点
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射,其目的是把异物和痰排出气道,但病毒感染会引起呼吸道炎症反应,导致咳嗽敏感性增高,咳嗽阈值降低,在感染的其他症状消失后,如果气道炎症未完全修复,就可能导致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的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但此时的咳嗽通常呈自限性,随着气道的修复,大部分患者能够好转,但也有少部分患者症状较重或迁延不愈,需要治疗干预。如果患者已经进展为慢性咳嗽或难治性咳嗽,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
流感后咳嗽,应该怎么办?
流感后咳嗽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而言轻度咳嗽不需要药物干预,对于部分剧烈咳嗽的患者,可以短期应用外周性或中枢性镇咳药物,联合抗组胺药加减充血剂等,如复方甲氧那明等。另外,对于重症或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的感染后咳嗽患者,例如甲流、新冠感染,还需给予针对性抗病毒治疗,一般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避免了抗生素的滥用。
中医防治
1.中药内服防治咳嗽
不同体质人所见咳嗽类型有所不同,建议患者医院就医,通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提供符合患者个人体质的中药治疗方案。对于咳嗽反复不愈者,应首先改变生活饮食习惯,戒除烟酒,忌食辛辣刺激之品,以免伤阴化热;咳嗽痰多者,忌食肥甘厚味,以免蕴湿生痰。对慢性久咳患者,应嘱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雾霾天应减少外出,并注意室内通风,正确使用口罩及空气净化器。另外,还可用雪梨、银耳、百合等药食两用、止咳润肺的食材炖煮服用进行预防保健。
2.中医外治防治咳嗽
中医外治法是指以一系列突出“由外而治内”特色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治法,与内治法在治疗方法和效果上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下面编者就针对咳嗽不同证型介绍几种河南省中医院肺病科特色外治之法。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治疗是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其将中药与经络相结合,在人体的穴位进行药物敷贴,以达到疏通经络、振奋肺气的作用。穴位贴敷所用药物多根据大量临床经验特殊调配,选配相应穴位,例如膻中穴、天突穴、肺俞穴等,可对咳嗽有效缓解、治疗。
耳针
耳穴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耳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耳廓上能反应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部位统称为耳穴。当人体的某一部位病变时,就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上有所显现,这些部位就是耳针治疗的刺激点,即耳穴。刺激耳穴的方式多样,如:耳穴贴压、针刺、放血等。耳针治疗咳嗽亦须辨证论治,专业理疗医师会针对不同证型患者进行相应选穴。(文/李君子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肺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