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关于胃肠镜检查的小知识

胃肠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胃肠道疾病。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做胃肠镜检查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胃肠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检查胃、食管、十二指肠和结肠等消化系统的病变。通过胃肠镜检查,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胃肠道黏膜的情况,如有无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比起X线和超声波等其他检查方法能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为发现早癌及癌前病变提供有效依据。

其次,胃肠镜检查还可以进行组织采样。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胃肠镜插入器械采集组织样本,进行活体病理学与细胞学检查,有效将病变组织放大,达到精准检查的效果。此外,胃肠镜还可以进行一些微创手术,如止血、取异物、息肉切除等。

最后,胃肠镜检查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虽然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感,如嗝气、腹胀、喉咙痛等,但这些不适感通常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因此,对于需要进行胃肠道检查的患者来说,胃肠镜检查是一个相对安全和有效的选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胃肠镜检查与年龄段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大部分年轻人通常不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除非有特定的症状或家族史,如胃肠道疾病、胃溃疡、胃癌等。但进入40岁以后,胃肠道疾病的风险会逐渐增加。因此40岁及以上的人群通常被建议进行胃肠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如胃息肉、胃炎、胃溃疡、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等。(文/周亚丹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