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已至,气温骤降,这几天,寒潮席卷,多地迎来雨雪天气,有些老年人会感觉到腿脚发凉,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很多人认为腿脚发凉是正常事,偏偏这些“正常事”,很可能是“腿梗”的警报。
有些人看到这可能懵了,听说过脑梗、心梗,怎么没听说过还有“腿梗”?其实与心梗、脑梗类似,“腿梗”也是由于血管不通、堵塞造成的,它在医学上被称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下肢的表现,由于动脉硬化导致的斑块附着于动脉管壁,随着斑块不断扩大或继发血栓的形成,使管腔变得狭窄、闭塞,血液流速减慢、血流量减少,进而造成腿部的肌肉、神经等一系列组织缺血症状出现。
虽然大家对“腿梗”认知比“心梗”和“脑梗”少,但它的危害一点也不小,一旦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一、那“腿梗”都有哪些症状呢?
其实,疾病发生之前往往都是有迹可循的,根据“腿梗”发展阶段不同,症状也逐渐由轻到重,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轻微症状期
早期可能仅仅感觉肢体的乏力,比如感觉上下楼或者上下公交车吃力等,也有会出现腿脚怕冷、麻木,个别人还会小腿抽筋等症状。此时病变处于微循环障碍期,腿部的缺血会影响到肌肉神经,导致可能会有麻木的感觉;而且当动脉缺血后,热血无法到达肢体的远端,患者就会出现腿脚发凉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最容易被忽视,往往误认为是人上了年纪,腿脚不太灵活了,或者误诊为其他疾病而错过了早期就诊的机会。
2、间歇性跛行期
这个时期的血管狭窄率大约是30%~50%。通常患者走一会儿路,腿部就会出现肌肉酸胀、乏力,同时伴有紧绷和束缚感,症状加重后可以演变为剧烈的疼痛,不得不停止行走,休息一会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起身继续走一段路后又开始难受,这就叫作间歇性跛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呢?这是因为血管狭窄导致血液只能满足休息状态下,或者轻微活动状态下对下肢肌肉营养和氧气的供应,而一旦活动量加大,下肢肌肉对氧气和营养的需求大幅增加,血液就无法满足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有些患者总感觉是上年纪了,“走走停停”是老了的表现,或者按照腰椎、膝关节病变等治疗,有些反而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3、静息痛期
病变进一步加重,这个时期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有的患者彻夜难眠、抱膝而坐、小腿下垂,不能上抬。伴有肢体皮肤温度下降和颜色苍白紫暗等表现。
此时的血管堵塞程度一般已超过50%,在静止休息的状态下也不能保证远端的血供。由于下肢远端缺血严重,病人在休息时也感到疼痛,疼痛部位多在患肢前半足或者趾端,而且尤其在夜间或者平卧姿势下,血流速度减慢,疼痛感会更加剧烈。
静息痛是患肢趋于坏疽的前兆,标志着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肢体缺血。
4、溃疡和坏疽期
肢体末端出现皮肤溃疡,足趾呈现紫暗色坏死表现,并逐渐向上发展至足、踝,甚至是小腿。严重者可发生肢体坏疽,同时会伴有剧痛。
出现这种症状表明“腿梗”已经发展到最严重的阶段了,此时血管已经完全被堵住,血供已经无法维持下肢组织的正常活性,于是腿脚就会出现溃疡、坏死等一系列组织缺损。
处于这期的相当一部分病人最终面临截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二、哪些人容易发生“腿梗”呢?
1、长期久坐
久坐时,下肢的血液流动减慢,血液循环受阻,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下肢血栓,增加“腿梗”风险。
2、经常吸烟
吸烟是破坏血管的“全能王”,香烟中的主要物质烟碱可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引起血管壁炎症的发生;同时,烟碱还可激活血小板,使得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可能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诱发“腿梗”。
3、盲目按摩
有些老年人热衷于购买理疗器械进行治疗,但往往他们的血管本身可能就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不当的肢体按压刺激可能导致硬化斑块破裂或脱落,从而堵塞血管,增加“腿梗”风险。
三、教大家几个方法,快速自测“腿梗”风险
1、看一看:看看双脚的皮肤颜色,有没有变白或变紫变暗。
2、摸一摸:摸一下双足的温度,“腿梗”导致的缺血,会引起远端足部皮温的下降,而且有时候左右脚会感觉到温差。
3、搭一搭:也就是搭脉,搭我们双足的足背正中最高点,感受两只脚的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对称、减弱等。
4、走一走:以正常或稍快的速度走一段路,感觉一下下肢有没有酸痛不适症状。
5、量一量:量量自己上肢的血压和下肢的血压。
如果有足部的颜色、温度的变化,足背动脉变弱或者消失,走路后下肢的酸痛不适,下肢的血压比上肢低很多,此时需要前往正规医院的周围血管科就诊。
四、“腿梗”该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
动脉硬化属于全身性动脉疾病,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在医生指导下加强下肢运动锻炼从而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注意足部护理避免损伤等均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
药物治疗主要应用于早、中期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或作为手术及介入治疗的辅助治疗。常用一些抗血小板、改善血管硬化等药物。中医药对于“腿梗”的治疗优势明显,根据中医辨证应用传统中药对改善患者早期症状及手术后血管再狭窄有确切效果;同时对于伴有溃疡的患者,通过中药外治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溃疡愈合。
2、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法,适合老年人,尤其是一般情况不佳,合并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大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治疗效果确切的优点。
五、如何预防“腿梗”?
1、合理膳食,减轻血管负担
预防“腿梗”,就不能放纵口腹之欲,而需要在“吃什么”的问题上做出更理智的选择。对高脂肪、高糖、高盐类的食物,一定注意保持警惕之心,并且要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
2、严格戒烟,避免二手烟
吸烟对血管的危害是全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腿梗”,“心梗、脑梗”等也大都与这个因素有关,因此一定要提倡戒烟。
3、肢体保暖 防烫伤
穿着合脚的鞋及干燥的厚袜子;避免暖水袋、暖宝宝加热局部肢体,导致代谢加速反而加重缺血症状,甚至不慎导致局部烫伤等带来的严重后果。
4、足部加强护理
每天洗脚,及时治疗脚癣等足部真菌感染,修剪趾甲时要小心,有甲沟炎、鸡眼或老茧要去正规医院处理。
5、定期体检
45岁以上、有三高、抽烟等危险因素者,应定期作血管健康体检。若出现下肢乏力、发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周围血管科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文/袁向科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周围血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