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校园欺凌频发!应从小培养孩子的情绪智慧

近来,多起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在网络上流传。在学校或学生聚集的场所,一个人或一群人对另一个人实施身体、言语或心理上的恶意攻击、威胁、排挤或侮辱等行为。且逐渐呈现低龄化、女性化趋势,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校园欺凌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言语欺凌(如恶意嘲笑、侮辱、诽谤)、身体欺凌(如打骂、推搡、殴打)、网络欺凌(如网络辱骂、传播恶意信息)和心理欺凌(如排挤、孤立、恶意调侃)。这些行为常导致被欺凌者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引发严重后果,如自杀。

情绪智慧是指人们能够认识、理解和管理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并能在不同情境下做出适当的反应。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所产生的压力和欺凌影响。因此,培养孩子的情绪智慧至关重要,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和处理校园欺凌。

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情绪智慧,远离校园欺凌:

1. 家庭支持:提供给孩子安全、温暖和支持的家庭环境。与孩子建立紧密的亲子关系,经常与他们交流,关心他们的情绪和需求,及时解决他们的困扰。

2. 表达情绪: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教导他们合适的表达方式。教他们使用适当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避免使用攻击性或暴力的表达方式。

3. 自我调节:教孩子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技巧、积极思维等。帮助他们在情绪激动或冲突发生时冷静下来,并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4. 培养自信: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发展个人优势和兴趣,并培养他们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性。自信的孩子通常更容易应对欺凌,因为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抵抗能力。

5. 培养同理心:教育孩子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通过角色扮演或分享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体验到不同情绪背后的原因,并学会换位思考。

6. 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导孩子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包括寻求帮助、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和寻找适当的解决方案。

7. 社交技巧: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交技巧,包括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立场,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与同学发生冲突和欺凌的可能。

8. 强调多样性和包容性:教导孩子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背景和个体差异,以建立一个友爱、包容的校园环境。

这些方法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和支持的环境,帮助他们培养情绪智慧,远离校园欺凌,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对于严重的情绪问题,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上学,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文/杨志杰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儿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