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慢阻肺日的主题是“肺系生命,刻不容缓”。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总是牵挂着每一位“慢阻肺”患者,不知道现在的你还好吗?
今天再次为大家普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这个病种,“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它是肺系疾病当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经确诊就需终身治疗,所以慢阻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
怎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呢?一旦出现下列症状,建议您尽快就医:
1、慢性咳嗽: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难愈,尤其在秋冬寒冷季节多发。慢性咳嗽通常是“慢阻肺”患者首发及最常见的症状,常在晨起、夜间加重;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有时可带血丝,晨起排痰量较多,急性加重时痰量会增多,咳吐黄色粘痰;
3、胸闷、气短,甚则呼吸困难:早期在活动后、劳累时出现,病情呈逐渐加重趋势,甚者在日常一般活动中及休息时也可感到胸闷、气短(也是患者活动受限和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
4、其他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精神焦虑或抑郁等一些肺外症状。
经过临床调查,以下人群患慢阻肺的几率比较大:
1、有慢阻肺家族史,40岁及以上人群;
2、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
3、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或化学物质;
4、居住在室内外空气污染人群:居住条件阴暗、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状况较差的人群,以及长期暴露于严重污染空气中的人群;
5、先天性肺发育不良人群:如一些出生时低体重和儿童时期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等因素可能对肺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成年后容易患慢阻肺;
6、呼吸系统感染人群: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是慢阻肺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原因;
7、哮喘、可疑哮喘、气道高反应者,也是易患慢阻肺的危险人群,哮喘患者形成慢阻肺的风险是非哮喘病患者的12倍,20%的哮喘患者最终发展为慢阻肺。
预防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戒烟:吸烟人群选择戒烟是第一步,戒烟能够有效预防慢阻病的发生及发展。
2、远离污染环境:尽可能减少有拥挤、阴暗、潮湿的环境,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在重度污染的天气应该减少外出。
3、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慢阻肺的有效方法。平时加强体育锻炼,选择有氧运动。天气变冷,及时加衣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定期做肺功能检测:就像高血压患者检测血压一样检测肺功能,有慢阻肺疾病高危因素人群应该注重加强肺功能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5、腹式呼吸:放松肩膀和颈部,一手置于胸前,另一手置于腹部肚脐处,吸气时胸部不动,腹部鼓起,口唇呼气,吐气时腹部凹陷。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降低呼吸频率,增加排气量,肺泡通气量,减少功能残气量,增加咳嗽、咳痰的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换气功能;
6、缩唇呼吸:指闭嘴呼吸,平静地用鼻吸气,然后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吸呼时间为1:2,不要过分地控制呼吸节律,以免引起胸闷,头晕等症状。
重要提示: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必备条件,肺功能的检测指标是判断气道阻塞和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慢阻肺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状况、预后及治疗反应判断等都有重要意义。(文/王艳梅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肺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