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是指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位于牙体硬组织内部髓腔内,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大家平时说的“露神经”,一般指的是牙髓炎。牙髓炎是口腔门诊中较常见的牙齿疾病,其中急性牙髓炎尤为常见,其主要症状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正如俗话所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病因:深龋、楔状缺损等牙体硬组织疾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均可引发牙髓炎,牙髓炎成为口腔门诊中最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之一。
发病机制:牙齿是由外面坚硬的组织(就是我们看见的白色牙齿)和里面的松软组织(牙髓,大家平时说的神经)两部分组成,牙髓组织的血液循环只能通过细小的根尖孔,缺乏侧枝循环,一旦牙髓发生炎症,炎症渗出物不易引流,髓腔压力急剧增大,就会发生剧烈疼痛,即牙髓炎。
牙髓因受到病原刺激物的不同以及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会表现为一系列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牙髓受到刺激后,最初的病理变化是血管扩张,血液充盈。若病原刺激及时去除,这种单纯的充血状态可以得到缓解,牙髓可恢复至原来的状态。若牙髓的充血状态持续时间延长,则转化为急性牙髓炎症。若侵入牙髓的细菌毒力低,而机体的抵抗力较强时,牙髓组织的炎症则会转变为慢性过程。若急性炎症的渗出物得到开放引流,但炎症未能彻底清除时,则会转化为慢性炎症,即慢性牙髓炎,临床上较常见的一型,临床症状不典型,有些病例不会出现自发痛。反之,机体抵抗力减低,或局部引流不畅,病原刺激物毒力增强时,慢性牙髓炎会急性发作,转化为急性牙髓炎。
牙髓炎疼痛特点: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常会使患者坐卧不安,饮食难进。主要有四大特点:1.没有诱发原因,可自己发作的疼痛;2.阵发性疼痛,疼一阵,好一阵,严重的可持续疼痛;3.受到冷热、咬东西等刺激后疼痛加重;4.夜间疼痛加重,严重影响睡眠。
临床分类:根据病程分为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两种,急性发作时会出现上述四大疼痛特点。慢性牙髓炎可能只是遇到冷热和咬东西时稍有疼痛,还可以忍受,有的人吃点消炎药疼痛会有所缓解,但是只能“治标不治本”,建议及时治疗,如不治疗可能转为急性症状,就会发生剧烈疼痛。
检查:
1.临床评定指标 包括自觉症状(功能情况)和一般口腔检查结果。自觉症状主要指有无疼痛和肿胀,包括自发持续性痛、咬合痛、触痛,功能是否良好,有无牙龈和面部的肿胀等;一般检查包括叩诊、扪诊、松动度和有无牙龈窦道等。
2.X线片评定指标 X线片评定指标是评定牙髓治疗临床疗效一个重要的、有效的指标。评定方法是治疗前后的根尖X片对比,包括根尖部的牙本质、牙骨质、牙周膜、牙槽骨变化及根充情况。
诊断:
主要根据病因、临床特征、客观检查结果来分析判断。牙髓炎的主要症状是疼痛,问诊时患者所描述的牙痛特点符合牙髓炎时,得出初步印象,然后进行口内详细的检查,首先检查牙齿是否有深龋,严重磨耗,畸形中央尖,牙隐裂等。检查中确定患牙的部位是很重要的,对可疑患牙行牙髓活力测验、冷热诊,必要时辅助X线片及CBCT检查。逆行性牙髓炎的诊断要注意除了有牙髓炎的症状外,还可探及深达根尖部的深牙周袋。X线片显示见患牙有广泛的牙周组织损伤或根分叉病变,有助于逆行性牙髓炎的诊断。
治疗:
由于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牙髓一旦感染,不能自行消除,必须摘除牙髓才能缓解症状,并且需要彻底去除髓腔内的感染物质,再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充填密封根管,杜绝再感染,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方法是根管治疗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拍三张小牙片,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消除患牙的炎症保存患牙。但若治疗不及时,感染会进一步扩散,引起根尖周的炎症,甚至最终导致牙齿的丧失。
治疗方法:
(1)可逆性牙髓炎 以保留活髓为目的,有直接盖髓术、间接盖髓术和活髓切断术。
(2)不可逆性牙髓炎 以去除牙髓,保存患牙为目的,如根管治疗术。
治疗原则:
保存活髓或保存患牙,应急处理可以开髓减压,生理盐水冲洗后,放置止痛药物(如樟脑酚、丁香油酚等小棉球)于开髓洞口,可以暂时止痛,同时服用消炎镇痛药物,疼痛缓解后1~2天,视患牙具体情况选用:①活髓切断术;②根管治疗术,无保留价值的患牙可拔除。
预防:
1. 口腔卫生
坚持早晚或进食后刷牙,饭后潄口,及时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及细菌。儿童饮食要多样化,适当吃些硬性和韧性的食物,可以促进其颌骨和牙齿的生长发育。尽量不让儿童养成喝夜奶的习惯,因为糖在嘴里易产酸腐蚀牙而产生龋坏。6~12岁儿童恒牙萌出后及时做窝沟封闭,预防龋病。
2. 食物嵌塞牙齿的处理
对于位置不正的智齿和食物嵌塞的牙齿及时治疗,不良义齿及牙冠及时处理。
3. 定期行口腔检查
4. 龋病的治疗
浅的牙洞在去除龋坏组织后用适当材料充填,防止进一步龋坏;深的牙洞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治疗。龋病引起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需要彻底清除髓腔内感染物质,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保住牙齿。对于已经失去治疗价值的残冠、残根及时拔除,及时进行修复。(文/张小平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口腔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