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可不能只看到“小胖墩儿”可爱的一面

近年来,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持续上升,6~17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由1991~1995年的5.0%和1.7%上升至2011-2019年肥胖率增长速度减缓,但超重率仍呈上升趋势,整体超重和肥胖人群基数继续扩大。41%~80%的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年,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国际上公认的18岁以下、2岁以上儿童肥胖定义为BMI指数达到或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儿童BMI的95百分位数以上,而BMI在85~95百分位之间为超重。

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因素:

1. 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习俗、家庭等层面导致了能量摄入增加和身体活动减少的“致肥胖环境”,包括食物选择环境、身体活动环境、父母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内分泌干扰物的暴露等;

2. 自身饮食和身体活动:生命早期营养因素,如母亲孕前、孕期体重和营养状况、出生后的喂养情况等,儿童期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和饮食行为、较少的身体活动等;

3. 遗传:80%的肥胖儿童是由遗传引起的,父母一方肥胖的子女的肥胖率为40%,双方肥胖的子女的发病率为60~80%。且肥胖发生年龄越小、越严重,遗传因素导致的可能性就越大。

儿童肥胖的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原则为加强饮食指导,以运动处方为核心、行为矫正方案为关键技术,促进睡眠健康,提高体能,控制体重。饮食、运动和睡眠的管理要以家庭为单位,日常生活为控制场所,患儿、家长、教师和医务人员共同参与,持续至少1年。

2、饮食调整:建议控制食物的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行为。不建议通过节食减重,也不建议短期内(<3个月)快速减重,避免出现减重-复胖的反跳循环,禁忌使用缺乏科学依据的减肥食品和饮品。

3、饮食处方:参照2011年中国营养学会全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幼儿与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部分的要求,儿童青少年在饮食中要保持食物的多样化,注意荤素兼顾、粗细搭配,保证鱼、肉、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一日三餐,两餐间隔4~5小时;三餐比例要适宜,按照所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比例,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比例分别为12~14%、25~30%、55~65%。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充足供应。超重和肥胖儿童适宜吃、少吃的食物如下:①适宜吃的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鱼、虾、蛋、奶、牛肉、禽类、肝、豆腐、豆浆,喝白开水、不添加糖的鲜果蔬汁。②少吃的食物:含氢化植物油的各种糕点、糖果、蜜枣、巧克力、冷饮、甜点心、膨化食品、西式快餐、肥肉、黄油、油炸食品、各种含糖饮料。

4、适当的身体活动:应进行适合年龄和个人能力的、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

长期有规律的运动有助于培养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防治儿童青少年期肥胖,而且可以延续至成年期,使其终生受益。在设计运动项目时,首先应对孩子进行医学检查,若有心肺功能异常或严重高血压者则谨慎运动,或避免剧烈运动;活动前后至少要各做5分钟的准备活动和恢复活动;有氧运动和力量运动、柔韧性训练相互结合、相互穿插进行;注意调动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活动要循序渐进,更要长期坚持。

运动方式多采用一些既增加能量消耗又容易坚持的有氧运动项目,也可采用力量运动和柔韧性训练。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上下楼梯、跳绳、打球、游泳、骑自行车、登山等,可更多地消耗脂肪,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力量运动可采用哑铃、杠铃以及其他的沙袋、器械等进行;柔韧性训练包括各种伸展性活动。可以根据天气、居住环境、场地等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同时推荐儿童青少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拖地、洗衣、整理房间、倒垃圾等。

坚持每天锻炼至少30分钟,最好达到每天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分散的运动时间可以累加,但每次不少于15分钟;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均宜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每周至少完成中等强度运动5d才可起到控制体重或减轻体重的作用。

5、睡眠干预: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肥胖儿童养成健康的睡眠卫生习惯,如良好的睡眠规律、睡前避免参与较兴奋的活动等。

总的来说,儿童肥胖干预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并与医务人员一起对孩子进行行为干预,抵制和反对伪科学和虚假的商业性“减肥”宣传等。(文/周怡锦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