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世界精神卫生日|怎样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精神卫生是指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并能够为其居住的社区做出贡献。

目前精神心理问题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疾病负担较为突出的一大类疾病。

精神疾病发病的基本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神经发育异常和感染等生物学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如应激、人格特征等。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移居、城市化环境、儿童期创伤、严重伤害、饮酒等因素。

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有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含抑郁发作、躁狂发作等)、焦虑障碍(焦虑症)、强迫障碍(强迫症)、神经性厌食(厌食症)、神经性贪食(暴食症)、酒精依赖症、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此前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发表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在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约为4.98%,其次为心境障碍,患病率为约4.06%。

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报告显示,中国抑郁症患病率约为3.4%,抑郁症人数约9500万。女性的患病率要高于男性。抑郁风险检出率为约10.6%。其中,18至24岁的年轻人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1%,青少年抑郁风险检出率达24.6%。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要十分重视。

在酒精依赖症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且18岁至3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

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呢?建议大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生活方式:首先要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充足的睡眠,饮食要均衡,适当的体育运动锻炼对维持心理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要熬夜、过度透支体力和精力。

2、应对压力:学习怎样有效地管理和减轻压力。给自己设定合理的工作或生活目标。常见的各种放松压力方式有深呼吸、冥想、散步、跑步、打球、唱歌、阅读、听音乐、看电影、旅游等,很多放松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症或者焦虑症发病率。

3、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与亲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多参加社交活动,寻求社会支持。

4、学习应对技巧:培养积极的应对技巧,学会面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而非逃避现实、回避问题。不知道怎样应对时,也可以积极寻求帮助,并非一定要孤军奋战。

5、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您感受到长期的心理困扰或存在情绪问题,建议及时前往正规机构的精神心理科就诊。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文/吕洋洋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