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双节假期,该如何科学投喂“神兽”

临床中经常发现不少孩子在假期出去玩一趟,聚聚餐回来就病了,有的宝妈说假期期间孩子在家,竟然比在学校更容易生病,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上学期间生活、饮食、作息都非常规律,孩子适应了。可是在假日就打乱了这个次序,不少孩子得了“假期综合征”,其中饮食失调而致病就是重要一项。有些家长只知道让孩子快乐地度过假日,忽视了孩子的脏腑功能,特别是孩子脾胃消化能力有限,对于放开饮食一时难以适应,加上孩子对喜爱的饮食又没有控制力,任性地吃,结果导致脾胃受伤,降低了机体抵抗力,随之而病了。感冒、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特别常见,甚至一些潜在的疾病都可能趁此机会伴发。

为了让孩子在假日里不发生饮食失调而致病,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假日饮食,建议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 饮食不要太单一

有没有谁家的奶奶或姥姥对粥、米饭、面条是有执念的?临床上碰到的还真不少。早晨一碗粥、中午炸酱面、晚上再来个米饭,妥妥的一套碳水席。当然,还有那些“无肉不欢”的宝宝们,每顿都是少不了肉肉。殊不知,这些吃饭方式共同的特点是太单一,孩子正在长身体,需要多种多样的营养,而不仅仅是某一种单一营养成分的供给。

每天饮食的优先顺序应该为:蛋白质类(50克肉,1个蛋、500ml奶)、蔬菜、碳水化合物(米面等),最后水果。对于体重超重的孩子,从后往前按序减。注意,蔬菜种类尽量丰富,碳水化合物可增加一些粗粮,减少甜水果的摄入量。

2、减少甜食的摄入

最新的居民膳食指南建议3岁以内的孩子不摄入添加糖,WHO也建议将游离糖摄入量降至孩子们摄入总能量的5%以下。如果孩子平时甜食吃得过多,不仅会增加龋齿、肥胖的健康风险,而且很可能会长不高!有研究表明,糖分摄入的越多,刺激人体分泌的胰岛素也就越多,而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变少!因此孩子控糖,特别是晚上控糖,是非常有必要的。

3、不要吃得太饱

有句老话说“惜儿先惜食”,意思是说爱惜孩子首先要爱惜饮食。那种让孩子吃得越多越好的做法,恰好是害了孩子的脾胃,中医还有一句名言,即“脾胃一伤,全身皆摇”。如果孩子每顿饭都吃的很多很撑,身体就得拼命地消化食物,高血糖水平反而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不利于长高。相反,适当的饥饿可以使生长激素更好地分泌,有利于骨骼生长,促进孩子长高。

孩子吃到什么程度合适呢?对于小宝宝而言,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肢体语言,不愿张口、躲开勺子、含着食物不往下咽,就证明他已经吃饱了,可以结束用餐了。对于大孩子来说,当孩子直接表达已经吃饱了的时候,父母一定要选择相信他,不要再把他强拉回来喂食。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意见,甚至逼迫孩子进食,很容易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长此以往不利于健康成长。

4、规律饮食,顺应季节

比较适用的原则,孩子假期的饮食时间和食谱要和上学时大致相同,家长应尽可能地安排好一日三餐。

秋季里,肉类方面,建议适当吃猪肉、鸭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食品。其中鸭肉的蛋白质含量比猪肉略高一点,而脂肪含量却低很多,且含有丰富的磷、钾等营养素,既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祛除暑热给人体带来的不适。在烹饪鸭肉时,可以炖汤或蒸食,尽量做到少油少盐,鲜香不腻。

中医讲,春吃绿、夏吃红、秋吃白、冬吃黑,立秋之后,建议给孩子吃些莲藕、花菜、银耳、山药、萝卜等白色食材,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安排上。(文/张辉果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