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不容忽视的老年人便秘

临床统计表明,我国有约1/3的老年人面临便秘的困扰,由于患者对便秘缺乏了解,造成失治误治,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肠道恶性病变等并发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一些损失。下面,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王凯副主任医师跟大家谈谈便秘的常见原因、危害、治疗方法、日常调护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便秘的常见原因

生理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下降,以下三个因素易引发便秘:1.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肠管张力和蠕动减弱,排便动力不足;2.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大便干硬难以排出;3.老年人盆底肌力量减弱,大便至肛门口儿却无力排出。

心理因素。调研发现,多数老年患者会因便秘久治不愈、缺乏家人及社会关心、退休后脱离社交圈等因素影响,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从而引起或加重便秘。

不良生活方式。多数老年人喜欢进食精细食物,食物中的纤维素不足;其次,有不少老年人不爱吃水果和蔬菜,每日饮水量亦不足;再者,老年人常因体能下降或疾病原因导致久坐不动或长期卧床,缺乏锻炼。以上不良生活方式均可导致老年人肠道蠕动减慢、排便反射减弱,从而诱发便秘。

疾病或药物因素影响。神经系统疾病往往影响人体肠道功能,从而引发便秘,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患者往往并发便秘。此外,一些口服药物会引起便秘。如治疗高血压疾病的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失眠、抑郁的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抗癌痛的阿片类药物,减缓肠蠕动治疗腹泻的铋剂、蒙脱石散以及日常服用的钙片等均可导致便秘。

便秘的危害

患者长期便秘会引起睡眠障碍,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仅如此,长期便秘还可诱发或加重患者其他疾病,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

便秘会加重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在排便时血压较青年患者波动大,且便后血压回落缓慢。因此,老年患者在排便费时费力的情况下极易引发脑溢血、脑疝、心肌梗死等危急重症。

便秘日久、大便干硬排出困难时,患者往往使用开塞露或其他顺手物品辅助排便。这种方法极易诱发直肠损伤、肠梗阻、肠穿孔甚至腹腔感染等。

便秘与结直肠息肉及肿瘤的发病率有密切关联。患者长期便秘使得致癌物质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增加了其与肠黏膜的接触时间。部分患者依赖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蒽醌类泻药促进排便,这些药物易诱发老年人罹患结肠黑变病,从而增加了结直肠癌病变概率。

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包括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等,便秘日久需尽早就诊,根据疾病及个体差异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避免乱用药。中医在治疗便秘方面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独特优势,故较受患者青睐。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包括口服药物、结肠水疗、生物反馈以及外科手术等治疗手段。其中药物包括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药物、促动力药以及微生态制剂等。泻药类药物应避免长期服用,尤其是刺激性泻药更不能滥用。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以及腹腔镜治疗,但其往往由于治疗价格昂贵、术后疗效不确切、术后并发症多等原因使患者望而却步。外科手术一般需要多学科充分评估后开展,非必要不手术。

日常调护

增加纤维膳食的摄入。老年人应均衡膳食,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多食芹菜、茄子、玉米、白菜、干香菇、黄瓜、香蕉、苹果、火龙果、山竹等蔬果。

增加饮水量。老年人每日饮水量应该保持在1500~2000毫升,温开水、淡盐水或蜂蜜水(糖尿病者少服)均可,可少量多次饮用。

定时排便 老年人应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推荐每日晨起后,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或蜂蜜水(糖尿病者少服),然后去厕所排便(训练早期无论有无便意均可),每次排便控制在3~5分钟之内,通过锻炼培养排便的条件反射。老年人不应抑制便意,应一有便意就去排便。

适当增加运动量。对于活动自如的老年人,推荐其常做中医传统运动“八段锦” “太极拳”等,坚持锻炼可使人体血脉通畅,气血充足,有治病、强身之功效;年事高的老年人可以在每日餐后散步;对于行动受限的老年人,推荐其每日在床边步行;对于卧床老年人来说,推荐其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

调畅情志。许多老年患者退休后生活有失落感,加之长期慢性便秘易焦虑、抑郁。此类患者除进行自我排解及专业医师指导治疗外,笔者推荐其通过培养兴趣爱好适当充实老年生活,如经常下象棋、跳广场舞、练字等可以使心情舒畅,有利于调畅情志、防治便秘。

注意事项

老年人便秘的病因复杂多样,倘若其症状持续加重且得不到缓解,应注意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不可滥用泻药和尖锐物品帮助排便。

老年人排便时不可过度用力,以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造成严重后果。患者出现以下一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如:大便带血,色鲜红、暗红或者混有黏液脓血;便意频繁、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突然变细、变扁;短时间内体重不明原因大幅度下降。此外,有结直肠息肉、肿瘤、炎症性肠病等家族病史的老年人,出现便秘后更要及时就医。(文/王凯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肛肠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