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女,52岁,以“多关节肿痛5年余”为主诉来就诊。经过询问病史,追问患者是否口干,患者很是激动,说曾经她告知其他科大夫说口干,大夫说口干属于小问题,不用在意。口干真的是小问题吗?“欲哭无泪”真的是“未到伤心处”吗?其实,还有一个隐性疾病,若非风湿科专业大夫很难发现的疾病——干燥综合征。
目前,夏初正当时,万物生长旺盛,气温升高,此时正是阳气升发、肝气旺盛的季节,不少人出现口眼干燥、咽喉干痛、皮肤干裂等“缺水”症状。如果长期反复出现此类干燥症状,用补水保湿的方法也无法缓解,可能就不是简单的夏燥,而要警惕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那么什么是干燥综合征呢?
原发性干燥综合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并可累及肾、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引起的全身器官受累。表现有肌肉无力、全身酸痛、干咳、胸闷、癫痫、软瘫、原因不明的肝炎、肝硬化、慢性腹泻等。干燥综合征好发于绝经期以后或30-40岁的女性,发病率约0.3-0.4%,在老年人群中高达0.77%。但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易被忽视或误诊。一部分病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在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同时一部分老年女性,并没认识到口、眼干也是一种病。
五大症状需注意
干燥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大,典型表现是口、眼、呼吸道、消化道、阴道等黏膜处外分泌腺体分泌减少引起的局部症状,还可出现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孟庆良主任指出,高达2/3的本病患者会伴随外分泌腺体以外的系统损害,如累及呼吸系统可出现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等;累及血液系统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甚至淋巴瘤;累及骨骼肌肉系统可出现关节疼痛、肌肉乏力等症状。此外,还可涉及皮肤、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因起病隐匿,症状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孟庆良主任提醒,此病最常见五大症状,大家平时应注意观察:一是眼睛干涩,好像有沙粒,持续3个月以上;二是口干,食物都难以下咽;三是容易疲劳;四是睡眠质量差,容易失眠;五是全身出现游走性关节痛。
中西医结合早防治
目前该病尚无法完全根治,因本病初起时容易被忽略或轻视,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若已经确诊为干燥综合征,规范治疗及坚持随访十分重要。孟庆良指出,该病治疗虽不简单,但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中西医结合方法表现出了更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发布的最新《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专家共识》将燥痹证型分为:阴虚津亏、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燥瘀互结、燥湿互结5个证型,分别建议以增液汤、生脉饮合沙参麦冬汤、一贯煎合青蒿鳖甲汤、活血润燥生津汤、乌梅丸等方剂施治,但临床实际并不局限于此。除了常见的内服中药汤剂外,还可在正规医疗机构尝试一些中医外治手段,如中药眼雾化、针灸、耳穴压豆、中药熏洗等。日常调理可缓解。生活中该如何通过起居调摄等手段预防和辅助治疗干燥综合征呢?大家不妨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穴位按摩
为缓解眼睛干涩,可按摩睛明(在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攒竹(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风池(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等穴位;为改善口干症状,可按摩太溪(在踝后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水泉(在足内侧,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阴谷(在膝后内侧,腘横纹上,半腱肌肌腱外侧缘)、尺泽(在肘前侧,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等穴位;关节疼痛,根据不同部位而取穴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医师。各穴位顺时针或逆时针规律按压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起居调摄
平时应注意口腔卫生,勤漱口以防龋齿。改善用眼习惯,减少持续用眼时间,建议每用眼半小时,就闭目养神或者远眺以减轻视疲劳。多眨眼,少开空调,适当使用加湿器,用热毛巾湿敷眼部。
日常食疗大有好处
干燥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中老年女性因经带胎产之故,机体肝肾阴血耗伤,体质偏于阴虚。而中医学认为干燥综合征发病主要是由于机体肝肾阴血亏虚,不得滋养五官、肌肤,机体失荣而导致。既然肝肾阴血耗伤为一系列干燥症状产生的原因,那么滋补肝肾阴血即为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方法之一,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在夏季干燥综合征患者可以多食用具有滋补肝肾、生津润燥作用的食物或药物,如黑芝麻、桑葚、枸杞子、何首乌、山萸肉、百合、蜂蜜、酸枣仁、生地黄、麦冬、沙参、天花粉、葛根、玄参以及新鲜的绿叶蔬菜和各种水果。同时中医还认为“脾气旺,津液生”,人体的津液需要靠脾气的推动才能布散至全身各处,发挥其作用,尤其是津液对口、眼等处于人体上部器官的滋润,更加需阳气的推动。因此还需要适量的摄入具有健脾益气的食物或药物,如黄芪、党参、太子参、西洋参、茯苓、白术、山药、薏苡仁、甘草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以上药物食用,或煲汤、或熬粥等,均具有较好的效果。(文/孟庆良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