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从“肠”计议,一文带你了解什么是肠息肉

肠道息肉是泛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息肉的分类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错构瘤样息肉等。肠道息肉主要见于结、直肠,小肠较少见。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

导致息肉发生的高危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饮食: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

二、肠道炎症性疾病:结肠黏膜慢性炎症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感染性肠炎。

三、遗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10%患者具有家族遗传病史,同样,家族成员中有人患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明显升高。

四、其他因素人群:与超重、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合并糖尿病等内在因素有关。同时,抽烟时间长、过度饮酒是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高危因素。

一般来说,大多数肠道息肉没有特异性症状,多数是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目前内镜下息肉切除已成为肠道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发现肠息肉后,检查医生通过肠镜取一些息肉的成分,进行活检,了解息肉的性质、良恶性。

大部分息肉都是良性的,目前公认的癌前病变为腺瘤样息肉,尽管95%以上的肠癌都是由腺瘤样息肉演变发展而来,但是从息肉演变成癌症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平均在5-15年。

因此,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尽可能做肠镜检查,如发现息肉,可根据医生的建议随访或手术,定期复查结肠镜;同时积极调整饮食习惯和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酒、控制辛辣、油炸、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新鲜菜蔬瓜果、保持大便通畅且有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及保持良好心情和心态。(文/李云 作者就职于河南省中医院肿瘤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