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都经历过夜深人静,家里的宝宝突然高烧,手足无措的时候。如果大人发烧尚可忍忍 ,可是,如果孩子发热了,又该怎么办呢?了解发热相关知识至关重要,再面对宝宝发热,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就医有条不紊。
首先,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疾病的一个信号,是患病时的一种常见症状。许多疾病一开始就表现为发热,若发热原因没有得到控制,即使是烧退下来也会再次升高。所以对于家长来说,正确认识小儿发热、掌握一些小儿发热的家庭处理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1岁以上小儿正常的腋下温度为36℃到37.2℃。如果超过37.3℃以上可认为是发热。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如果体温超过38℃则提示可能出现比较重的感染,请及时就医。
发热会给宝宝带来全身不适,部分六个月到五岁之间的孩子,会因为高热引起惊厥从而引起脑部缺氧。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当体温小于38.5℃时原则上都首先推荐物理降温。但是,对于体温过高或高热持续不退的宝宝,无论宝宝的精神等多方面状况如何,均应考虑及时给予药物退热治疗。
发热分三个时期,分别是体温上升期、平台期、下降期。体温上升期就是身体的产热增多且散热减少,如果上升的比较缓慢,可能仅有怕冷、怕风的表现。如果体温上升的比较快,就会出现身体很热但手脚凉、寒战及毛孔竖立的现象。寒战就是体表的毛细血管循环收缩,是减少散热的表现;平台期,就是当体温升到一定程度不再上升,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时期,也就是俗称的高热不退。此时一般不会有明显怕冷的感觉,表现为明显的热感、手脚发热;随后就是体温下降期,就是身体散热增多,往往会有出汗的表现,出汗以背后为最先。如果体温下降比较慢,出汗的情况可能是微微出汗,这样会比较舒服;如果是大汗淋漓,意味着体温骤降,人会感觉到不舒服。
知道了体温的不同分期及表现,那么如何采取针对性的退热措施呢?
退热措施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两种。 不使用退热药物通过人体散热达到降温的方法称为物理降温,是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物理降温可采用局部湿敷、松解衣被、温水擦浴配合多喝水等方法,通过散热出汗和排尿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具体操作为:
湿敷:当宝宝高热时,可暴露四肢,适当遮盖胸腹部,用低于体温的毛巾湿敷在额头、腋下、腘窝、颈部等大血管搏动处来增加散热!当毛巾快达到体温温度时及时更换!
松解衣被:当宝宝手脚发热后背出汗时可将宝宝放到室内松开衣被来散热,如果出汗太多要及时更换贴身衣服,期间避免对流风。但是,如果宝宝高热、手脚冰凉,甚至寒颤,则是体温上升期的表现,此时不适合松解衣被,要加盖衣被,直到不冷为止,同时监测体温。
温水擦浴:有条件的家庭也可以给孩子洗个温水浴,水温40℃左右,时间15~20分钟!也可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特别注意的是有文献称使用酒精擦浴会对孩子的皮肤造成一些不良的反应,现已不推荐使用。
物理降温虽然效果不错,但作用较为缓慢。当小儿高热不退时需要及时使用药物来进行退热。家中可常备一些安全有效的儿童退热药物。
当体温大于38.5℃,明确病因的情况下,需及时服用退热药物预防、减少发热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可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如:美林或者泰诺林等。每隔4到6小时,可重复用药。对于吃药困难的孩子也可以选择栓剂通过肛门塞入起到效果。
此外,在发热期间要特别注意小儿的休息和饮食。让宝宝多安静休息,少引逗、少兴奋。注意饮食的调配,保证充分的饮水,吃清淡易消化、少脂肪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观察小儿发热期间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昏睡、面色苍白等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有了对以上发热知识的了解,相信您再面对宝宝发热时能够心中有数,从容面对。(文/桑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