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脂溢性皮炎:不只是"油"的问题!

头皮屑反复、面部红斑瘙痒?这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在作祟!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分泌旺盛的部位。这种疾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会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影响生活质量。

一、疾病认知

好发部位:头皮、面部、胸背部等部位。

典型症状:红斑、油腻鳞屑、瘙痒(头皮常见黄色油腻厚痂)

发病年龄:婴儿(3个月内)和 中青年(30-60岁)双高峰!

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约为2%-5%,在HIV感染者中可高达30%-80%。

二、发病机制解码

1.皮脂过量:马拉色菌分解皮脂→释放游离脂肪酸→引发炎症

2.免疫失调: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异常活化

3.诱发因素:

 精神压力、疲劳

 免疫功能低下

 冬季皮脂分泌减少,皮肤角质层水分流失加速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症状往往加重)

三、西医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等。

▶ 外用药:

· 抗真菌:酮康唑洗剂、环吡酮胺乳膏等

· 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

· 免疫调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

▶ 系统治疗:

· 抗真菌口服药(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 维生素B族+锌制剂

· 维A酸类药物

· 免疫调节剂(重症患者)

▶ 医美特色:

· 头皮CGF注射联合A型肉毒毒素

· 头皮刷酸

· 中医外治法

注:药物请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四、中医调理方案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肺胃湿热、血燥风盛所致。治疗以清热利湿、养血润燥为基本原则。

中药内服:口服中药辨证治疗

中医外治:
  针灸/耳穴/穴位埋线等
  中药洗剂(如苦参、黄柏、白鲜皮等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中药煎汤)

五、日常护理要点

清洁: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洁。建议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水温不宜过高。

饮食:少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多食新鲜蔬果。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锌元素。

生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需要耐心和坚持。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文案:曾益玮

编辑:曾益玮

审校:吴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