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援鄂中医大咖坐镇新冠肺炎康复驿站:一师一传承,治病更治心

编者按:

江夏方舱医院在完成阶段性使命后于3月10日休舱,第三批国家(河南)援鄂中医医疗队经过1个月的奋战得以休整。但是我院派出专家郑福增副院长和王育勤主任并未休息,他们将工作场地转移到了江夏普安山康复驿站的专家门诊室,开始带徒坐诊,指导对新冠肺炎患者愈后的康复治疗。3月13日-15日,人民网、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微信号、网易新闻等媒体分别以《战疫中的“国医堂”:不仅要治病,也要疗心》《援鄂中医大咖坐镇新冠肺炎康复驿站:一师一传承,治病更治心》《普安山康复驿站变身国医堂:11对中医师徒12日起坐诊》为题予以报道,现将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原文刊载如下:

3月12日下午3时,阳光洒进武汉江夏区普安山康复驿站康复三区的专家门诊室。“来,您靠近我一点,让我看看您的舌头……您的右腿这个地方是不是平常就不舒服?”

患者张婆婆连连点头称是。她很惊讶的是,对面的王育勤大夫通过舌诊,就把她的症状先描述出来,而且连具体部位都指了出来。叹服的人不光是张婆婆,还有一边忙着在电脑上记医嘱的王大夫新徒弟胡雯。

微信图片_20200316171944.jpg

12日,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知名专家们首次进康复驿站坐诊。这也是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王育勤第一次携徒弟走进康复驿站。在江夏方舱医院休舱后,3公里之外的普安山康复驿站,如今变成了中医大咖云集的国医堂。

火线收徒弟 中医重传承

“她给病人望舌,根据舌体异样部位,可以说出症状,精确到部位。”胡雯说,她第一次跟师父出诊,一下午被师父的舌诊功夫惊着了,“面对错综复杂的病症,师父能够不被表象所迷惑,准确诊断。而且她开药也很严格很精准,不允许多一味,也不允许少一味。开药真的是恰到好处。”

微信图片_20200316172151.jpg

王育勤(右)和胡雯(左)师徒俩。

胡雯今年30岁,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目前是江夏区中医医院呼吸内科的住院医师。3月9日上午,江夏区中医医院的11名年轻医生在江夏方舱医院分别向11位中医专家现场拜师,结对成为师徒。王育勤与胡雯的师徒情谊就此结下。

提到胡雯,王育勤乐呵呵地说,火线收徒弟,是她平生头一回。

“中医名家收徒弟的目的,是针对新冠肺炎患者愈后的康复治疗。”中央指导组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江夏方舱医院院长刘清泉说,“我们在武汉的这段时间里,带着徒弟对出院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研究。徒弟跟老师去查房、临诊,同时搜集一定数量的复杂病、疑难病和重症,去跟师父请教。等我们离开武汉了,他们就接过了继续康复治疗的重担。”

从2月14日“开舱”到3月10日“休舱”,来自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5省市三甲医院的360名中医专家整建制接管江夏方舱医院,共平稳运行了26天,累计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564人、治愈出院392人,部分转至省妇幼光谷院区,无一例转为重症。3月10日,方舱医院的阶段性使命结束后,专家们并未休整,而是投入康复治疗的新使命中。

治病更治心 身心病同治

“患者老说心慌,其实我也经历过。我会现身说法,帮助他们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也把自己通过中药汤剂调理,最终化解了盗汗、心慌等症状的成功经验分享给他们。”胡雯说。

原来,胡雯曾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1月,她在工作中不幸被感染,所幸是轻症,2月3日治愈出院。隔离了14天以后,经过两次CT和核酸检测,结果都是正常的。她于2月20日返回战“疫”一线,并且参加了献血,是全国第一批捐献康复者血浆的医务志愿者。她认为,不管在江夏区中医医院,还是在康复驿站,她的经历都会帮到患者。

微信图片_20200316172216.jpg

胡雯在王育勤的防护服上写下“河南亲人”。

“记得很多患者刚进方舱医院时,内心恐惧、焦虑,茫然无措,寝食难安,他们的家人往往也被感染,却分住不同地方。即使他们已经到了康复驿站,还是时时刻刻都在牵挂家人。”王育勤说,“他们必须休息好,吃好,才能尽快恢复体能。对此,我们采用了中医综合治疗的手段。除了汤剂,我们还用如穴位按摩、经络拍打、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调整病人身心。通过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心理安慰,患者们逐渐开朗起来。”

“我们不但要治患者的病,更要疗他的心。”刘清泉说,“中医采用多种身心同治的疗法。对于患者来说,调整心态至关重要。好心情有利于病人康复。”

一人一药方 一师一传承

3月4日,按照市区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江夏普安山方舱医院更名为康复驿站。功能也由接收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就地转变为接收治愈的康复隔离者。目前,普安山康复驿站一共197个人,其中94个人是从江夏方舱医院转过来的。

12日下午,在康复驿站的空地上,出院患者有的在打羽毛球,有的边刷剧边晒太阳,有的在角落看书,各自安好。

微信图片_20200316172233.jpg

康复期的患者打羽毛球锻炼。

“我想让专家再帮忙看看。如果合格了,我还有一周就可以出院了。”患者黄某很开心地说。此刻,和他一起排队等着中医专家看诊的队伍已有数十米。黄某身上挂着一个中药香囊,“这是江苏医疗队在江夏方舱医院的时候送我的,还有另一个药囊,挂在身上很安心。”他说。

负责驿站医疗工作的江夏区大桥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韩汉桥介绍,每天驿站会开展颈椎操、康复操、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和活动。从12日至18日,每天有2名中医专家,带着徒弟坐诊巡诊康复病友,做到一人一方。江夏区中医医院负责按方煎药,给康复病友们服用。

“我觉得中医真是博大精深。我师父那个功底肯定是多年的积累、学习而来,我真的很荣幸能跟她学习。”胡雯表示,“病人来后,她会从病人最开始的症状问起,追踪整个过程,通过综合整体情况来给病人看病。仅一个下午,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育勤也表示,即便疫情结束后,这种师徒传承还会继续。徒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请教,包括远程会诊,以及读研究生、进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