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蕴希望,征程启新篇。2025年11月10日下午,河南省中医院2号住院部一楼会议室内,一场融汇战略规划、科研创新与党性锤炼的系列工作会议在热烈而庄重的氛围中举行。会议由骨伤病医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孟庆良主持。

战略引领:以“人才兴院”为纲,全面绘制发展蓝图
会议伊始,冯晓东院长立足《“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宏伟背景,深刻阐述了骨伤病医院在新时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发展机遇。他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医院实现内涵式增长与战略性提升的关键五年,必须以前瞻性的视野进行系统性谋划。同时强调,“人才兴院” 是支撑医院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与根本支点。“所有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建立覆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全链条机制,打造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德才兼备的人才梯队,为医院发展提供不竭的“第一资源”。

冯院长从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及安全五大支柱出发,勾勒出医院未来的清晰轮廓。在临床领域,他强调要深耕亚专业,打造顶尖的专病中心,推动诊疗技术向微创化、智能化跃进,并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科研方面,他要求彻底打破临床与科研的壁垒,大力推动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转化医学研究,让创新真正服务于患者。在教学与人才培养上,他主张构建更为完善的规范化培训体系,锻造一支医术与医德并重的后备军。谈及管理,院长提出了“智慧医院”建设的蓝图,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运营精细化与决策科学化。最后,他将安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医疗安全、廉政安全等是医院行稳致远的生命线,容不得半点松懈。院长的讲话,既是一份宏伟的“宣言书”,更是一张详尽的“施工图”,为全院各科室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科研引擎:五大部门协同发力,夯实创新基石
承接着战略规划的宏阔视野,会议进入了科研调研座谈环节。作为科研部品牌活动“走进临床”的第十四站,本次座谈会聚焦于如何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科研行动。科研部主任马秋玲首先系统阐述了医院科研工作的整体布局与战略重点,随后,科研体系的五大核心部门负责人依次登台,亮出了各自的“利器”与“蓝图”。

科研科作为科研管理的枢纽,负责人详细解读了从国家级到院级各级项目的全流程管理与服务策略。未来,科研科将化身“科研管家”,为项目申报提供“一对一”的精准辅导,并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每一项研究都能扎实落地,结出硕果。
医学伦理办公室的负责人则强调了科研生命的“红线”与“温度”。随着研究日益复杂,伦理审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办公室将提供更加高效、严谨的审查服务,同时加强伦理培训,确保每一项临床研究都科学严谨,且充分尊重和保护受试者的权益与尊严。
实验管理中心负责人则向大家展示了医院强大的公共科研平台支撑。他介绍了新引进的一系列高端仪器设备及其开放共享方案,旨在打破资源壁垒,为全院科研人员提供“一站式、高水平”的技术服务,成为临床科学家们最可靠的实验伙伴。
GCP和I期临床研究室的团队重点介绍了在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规划。通过持续优化流程、提升质量,该部门致力于打造区域领先的临床研究高地,加速最新科研成果向临床治疗的转化,让患者能更快地受益于前沿科技。
生物样本库的负责人致力于建设标准化、信息化的高质量生物样本资源平台,并推动样本资源的合规共享与高效利用,为疾病的精准医学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思想铸魂:重温誓言,坚守“性命相托”的信任底线
随后,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俊芝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信任不容辜负》为题,为全体与会人员讲授了一堂深刻而动人的专题党课。

李书记从医学生誓言出发,层层剖析了“信任”二字在医疗行业中的千钧之重。她结合医疗卫生领域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以案说法,以案明纪,深刻警示大家“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必须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她明确指出,守住底线,不仅是纪律要求,更是对患者性命相托的庄严承诺。
她向全体党员和骨干提出三重坚守:坚守政治底线,对党忠诚;坚守纪律底线,清正廉洁;坚守职业底线,医术精、医风正。她特别强调,科研诚信是医者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都是对科学精神的背叛,也是对患者信任的亵渎。党课最后,她发出铿锵号召,希望大家永葆赤子之心,以精湛技术、仁爱之心和廉洁之身,共同守护医学的圣洁与荣誉,让“白衣天使”的光芒永不蒙尘。
汇聚合力,迈向新征程

会议最后,孟庆良主任作了简要总结。他强调,此次系列工作会议,是一场战略的传达,一次智慧的碰撞,更是一轮初心的重温。他将业务发展与党的建设深度融合,将宏观规划与微观执行紧密衔接,成功凝聚了全院上下的共识与力量。征程万里风正劲,骨伤病医院全体职工必将以此为新起点,在“健康中国”的旗帜下,以创新为桨,以廉洁为帆,共同驶向“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蓝海!(文/马俊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