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河南省中医院的整体部署下,肿瘤科一病区,正式从东风路院区迁往五龙口院区。这并非一次简单的搬运,而是一场全员参与、用真心与汗水铺就的“生命护航”。当最后一位患者在新病区安顿妥当,我们知道,变的只是窗外的风景,不变的,是那份植根于杏林深处的守护之约。
肿瘤科一病区多年来,科室在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优势病种上深耕不辍,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面对肿瘤,患者需要的不仅是高精尖的技术,更是全程的陪伴与生命的质量。因此,我们将传统中医药的“扶正固本”与现代治疗的“精准打击”相结合,像一位沉稳的舵手,努力为每一位航经惊涛的生命之舟减轻苦痛、延续航程。病房的长廊里,有我们成功救治后的欢欣鼓舞,也有我们温情陪伴下的安宁告别。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个关于信任与奋斗的故事,这份记忆,是我们此次搬迁中最珍贵的“行囊”。
搬迁,也是一场在不停诊、不停治前提下进行的“高难度手术”。后勤保障部的老师们反复测算路线,确保转运车辆能以最平稳的姿态行驶;信息中心的工程师们彻夜调试,保证患者的病历资料在指尖轻点间便能无缝“抵达”新家。而我们病区内部,则像一部悄然高效运转的精密仪器,从主任、护士长到每一位年轻医生、护士,人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卡和时间表。如何在不影响日常诊疗的前提下,完成数以万计的物资、档案和仪器的整理打包?答案藏在那些亮至深夜的灯火里。当白天的喧嚣散去,肿瘤科一病区的办公室和护士站里,依然是忙碌的身影。医生们下班后自发留下,细心核对、封装一摞摞厚重的病历,那不仅是纸张,更是患者的生命档案;护士们利用休息时间,清点药品、整理器械,为每一件物品贴上清晰的标签。没有人计较加班时长,没有人抱怨额外付出,大家互相搭把手,聊着天,开着玩笑,在疲惫中洋溢着团队的温暖。这幕后的点点滴滴,看似平凡,却凝聚着这个集体最动人的底色——那份“一切为了患者”的朴素信念与无私奉献。

周末,陈志娟护士长指挥加班的医生、护士有条不紊地整理物品

刘亚南医生主动承担转运危重患者任务,平安将患者转运至五龙口
在所有搬迁环节中,重症患者的转运无疑是重中之重,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在这条连接两个院区的“生命通道”上,刘亚南、胡玉娜和李东东三位医生主动请缨,承担起了分批次护送患者的艰巨任务。他们不再是诊室里冷静专业的医师,而是化身为患者身边最可靠的“临时家属”。出发前,他们一遍遍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紧固每一根管路,俯身在患者耳边轻声安抚:“放心,我们一直都在。”转运途中,他们的目光始终锁定在监护仪的屏幕上,感受着车辆的每一次颠簸,随时准备处理任何微小的变化。当他们稳稳地将病床推入五龙口院区崭新明亮的病房,并与接应同事完成细致交接时,完成的不仅是一次空间的转移,更是一段没有缝隙的生命守护接力。

一尘不染的全新病房,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住院体验
如今,站在五龙口院区宽敞明亮的新病区里,窗外是崭新的风景,窗内是熟悉的温情,肿瘤科一病区也将翻开发展的新篇章:更优美的环境、更先进的设备、更合理的布局,都将为我们的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新起点,新征程,肿瘤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已整装待发,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关怀,在这幅崭新的画卷上,描绘更多关于生命、关于希望、关于爱的故事。(文/王旭)
(编辑/王伟琰 审核/李昕)